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

ID:18063577

大小:15.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3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_第1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_第2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_第3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_第4页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  简介:介绍了影响雨水口设置间距的多种因素,经过计算得出雨水口的最佳间距随道路红线宽度的变化而变化。关键字:雨水管渠系统雨水口雨水口间距地面集水时间  1前言:  雨水管渠系统时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其使命为及时地将路面雨

2、水收集并排入雨水管渠内。  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3个部分。  2雨水口设计间距计算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  雨水口泄水能力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  雨水口型式

3、  泄水能力  平箅式单箅雨水口  20  平箅式双箅雨水口  35  平箅式多箅雨水口  15  联合式单箅雨水口  30  联合式双箅雨水口  50  联合式多箅雨水口  20    以道路为双面坡,道路两侧设置平箅式单箅雨水口为例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Q=qψF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  q-雨水暴雨强度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  徐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  P-----设计重现期,取1年  t-----设计降雨历时。t=t1+mt2,t1为地面集水时间(min);m为折减系数,暗管折减

4、系数m=,明渠折减系数m=;t2为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对于雨水口来说,t2为0。即t=t1。  两个雨水口间距30m,地面雨水流速取,则t=1min,  计算如下:  Q=qψF=340××F=40  则F==1307m2道路宽度为F/30=  结论,道路红线宽度40m左右的雨水口间距宜为30m左右。  如图: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  雨水口间距L(m)  t(min)  q(L/s·ha)  Q(L/s)  道路红线宽度B  20    346  40    25    

5、343  40    30  1  340  40    35    337  40    40      40    45      40    50    329  40  27    3结论:  雨水口之间的最佳宽度是随着道路设计坡度、红线宽度、雨水口型式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忽略道路坡度对雨水口间距的影响,雨水口型式选定的条件下,不同道路宽度的最佳雨水口间距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如果道路坡度很大,坡道有很短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雨水口,可在道路的最低点设计双箅或多箅雨水口来达到收水的效

6、果。  当然,不同地区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设计习惯是不同的,地域的差异性也是决定雨水口设计间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排水工程》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教育工业出版社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  3《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