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点梳理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

ID:18064675

大小:23.1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3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_第1页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_第2页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_第3页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_第4页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考点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政治考点梳理  一、人民币与外币汇率的变动  1、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换取外币增多,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2、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换取外币减少,外币升值,外币汇率升高。  (1)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和出外国消费,不利出口,)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①出口减少,进口增加;②外资投资成本增加;③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④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⑤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进口和出外国消费)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①出口

2、增加,进口减少;②外资投资成本降低;③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④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二者成反比,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会下降,反之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①价格的变动对生

3、活必需品的影响小。(需求弹性小)  ②价格的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变化:互补商品—通向,替代商品—反向)  2.价值变动对生产经营(供给)的影响  (1)调节产量。当商品价格上涨时,增加产量。当商品价格下降时,减少产量。  ⑵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些生产要素

4、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客观因素----根本原因:①生产决定消费,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决定性因素。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可支配收入—预期收入—人们的收入差距)③.物价影响消费。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反之,购买力上升。④商品性能⑤国家消费政策  2主观因素:消费观念及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还会受到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四、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生产和消费

5、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1)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六、非公有制经济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用:①有利于扩大就业②有利于吸收社

6、会资金③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④有利于方便人民生活⑤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⑥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七、如何成功的经营一个企业?  ①方向(或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规划的公司制改造(即改为股份制)  ②战略--.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创新--要提高企业经营者、劳动者素质,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品牌--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⑤诚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⑥责任--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7、⑦体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又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⑧围绕主题抓住主线--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⑨规模--还可以通过兼并,强强联手,扩大规模。  ⑩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学会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八、就业  1.为什么就业难?  ①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

8、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步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④就业观念不正确  2.为什么重点关注就业?  经济--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②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政治--③就业是安邦之策,有利于社会稳定  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