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ID:1807420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_第1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_第2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_第3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_第4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摘要:兵团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连续3年试验取得成功。继而由天业公司生产销售低价格的滴灌带,为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创造了条件。兵团组织科研、教学、生产单位联合攻关的科学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此项技术在兵团大面积推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兵团滴灌总面积跃居全国第1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及其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源于这项技术的十大优点。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节水增效自1996年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以下简称兵团)试验、应用和推广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至今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0年达到1.665万h㎡(24.98万亩),2001年猛增到5.228万h㎡(78.42万亩)。2002年,统计至5月底,又新增6.107万h㎡(91.60万亩),总面积已达11.335万h㎡(170万亩),成为全国大田作物应用滴灌技术规模最大的片区。1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产生棉花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与覆膜植棉技术的结合,加压的水流经过滤设施滤“清”后,进入输水干管(常埋设在地下)、支管、毛管——铺设在地膜下方的滴灌管(带),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滴入棉花的根层土壤,供棉花根系吸收。

3、1.1问题的提出兵团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始于农八师,该师又称石河子垦区,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全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该区年降雨量100~200mm,蒸发量高达2000~2400mm,属干旱——干涸地带,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本区属新疆工农业经济发达的天山北坡经济带,但水资源相对匮乏。要维持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节水。由于农业用水量比高达95%,因此,节水的首要对象是农业节水。由于农八师目前作物的灌溉定额在兵团乃至新疆是最低的,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节水技术,才能达到进一步节水的目的。滴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技术

4、之一,于是,他们选择大田棉花进行膜下滴灌试验。1.2科学试验开路,棉花膜下滴灌技术脱颖而出1996~1998年,结合生产在棉花地里进行初试、小试、中试3个阶段的膜下滴灌技术试验。1996年在121团1.667h㎡(25亩)弃耕的次生盐渍化地下进行首次膜下滴灌试验研究。结果为棉花生长期净灌溉定额2700m3/h㎡,比地面灌节水50%以上,单产皮棉1335kg/h㎡,是盐碱地上从未有过的产量。1997年试验扩大到相距各为100多km,处于不同地点的三个团场的42.8h㎡(642亩)棉田上进行,土地大部分是盐碱地或次生盐渍化地,土壤质地差,土壤肥力为中下等

5、,结果是平均省水50%,平均增产20%,其中低产田增产达35%。1998年进行中试。面积扩大到99.133h㎡(1487亩),其中13.333h㎡(200亩)是蕃茄,试验内容深入到探索合理的灌溉制度、灭虫、化控、施肥、防滴灌带堵塞、与农业技术措施紧密配合、降低成本等等。试验在上述各方面均取得进展,并进一步验证了前两年所取得的成果。经过连续3年试验,且一年迈出一大步,大田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农八师取得了成功,并以其明显的节水增效优势吸引了千家万户。1.3研制廉价滴灌器材,打牢物资基础滴灌技术核心的部位即滴灌带,试验时使用的是可多年使用的内镶式滴灌带,质量

6、虽好,但每公顷地需用11100m,按每1m1元计需11100元以上,加上首部过滤器和至毛管的各级管道,每公顷概算首次投入需16020元,若采用国外的滴灌带,则每公顷投入高达30000元以上,农户只能望“洋”兴叹。滴灌器材,尤其是滴灌带的价格较高是阻碍该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瓶颈”。为了降低滴灌造价,在兵团的支持下,农八师组建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之路,潜心研究了国内外滴灌带的生产状况,于1998年下半年试制成了一次性边缝式薄壁滴灌带——“天业”牌滴灌带。该种型式的滴灌带价格仅0.3元/m,使滴灌首次每公顷投入下降为82

7、50元左右,农户在种植棉花时有利可图,每公顷净增收2250元左右。因此,“天业”牌滴灌带一问世,立即受到兵团广大农户的欢迎,为这项棉花膜下滴灌技术在大田作物中推广应用打开了一条道路。1.4各方通力合作科研结硕果从1998年起,由兵团科委、水利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就“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结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开展了3年研究工作,由兵团农垦科学院、兵团石河子大学、兵团农八师和农一师(地处南疆阿克苏地区)4个承担单位。80多位各学科、各单位的中高级科技人员,通力协作攻关,田间观测与室内试验并举,研究与示范相结合,胜利完成试验研究任务,取得干旱区棉花膜下滴灌配套技术

8、成果。由中国水利学会农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