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

ID:18089814

大小:185.5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8-09-13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_第1页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_第2页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_第3页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_第4页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应做到班班查对,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2.执行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签全名,要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查对制度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发药、注射时

2、,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5.抢救病员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然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6.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做好“三查八对”: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良好。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种类、剂量。无误后,方可输入;输入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查对制度(二)手术室1.在科室接病员和入手术室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术前用药。2.手术前,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按规定填写《

3、手术安全核查表》。3.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4.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进行逐一核查。5.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6.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在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查对制度(三)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查对制度

4、(四)血库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查对制度(五)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2.收集标本时,查对科别、姓名、性别、联号、标本数量和质量。3.检验时,查对试剂、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4.检验后,查对目的、结果。5.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查对制度(六)病理科l.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

5、液。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查对制度(七)影像科1.检查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2.治疗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3.使用造影剂时应查对病人对造影剂过敏。4.发报告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查对制度(八)理疗科及针灸室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2.低频治疗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3.高频治疗

6、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物。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查对制度(九)特殊检查室(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等)l.检查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2.诊断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住院号、姓名。其他科室亦应根据上述要求精神,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对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凡住院死亡病例,必须在死亡后1周内进行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2、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医护及有关人员参加(主管医师、上

7、级医师必须参加),如遇疑难问题,可请医务处派人参加。死亡病例讨论制度3、主要讨论内容:(1)诊断是否正确、有无延误诊断或漏诊;(2)检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适当;(3)死亡原因或性质;(4)从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总结意见。4、主管医师按规范做好讨论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记录者的签名等。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

8、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标记。分级护理制度一、分级护理原则(一)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