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必修2学测讲义

2014必修2学测讲义

ID:18092433

大小:22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3

2014必修2学测讲义_第1页
2014必修2学测讲义_第2页
2014必修2学测讲义_第3页
2014必修2学测讲义_第4页
2014必修2学测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必修2学测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部资料,请勿外传——安中历史备课组李峰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考点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考点2.了解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考点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考点4.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一、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耒耜——是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距今七八千年,是一种松土农具,后来犁的前身,耒耜的普遍使用,标志我国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青铜农具——商周时期出现,但只是少量使用。铁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有铁锄、铁斧、铁犁等。耧车—

2、—汉代发明的播种工具。耦犁——西汉汉武帝时期赵过发明,用两头牛牵引。到东汉时期被一牛挽犁取代。曲辕犁——出现在唐代江东地区,又称江东犁。转弯方便,可调节犁耕深浅,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农具的演变推动着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把冶铁技术、畜力资源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形成牛耕技术。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具有东汉时发明三国曹魏的马钧加以改进的翻车,唐朝发明的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等。二、古代中国的水利

3、工程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筑郑国渠;汉代白渠、龙首渠,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东汉王景治黄河。三、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共有。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因当时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故称“井田”。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并向国王交纳贡赋,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集体耕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国有土地比例日益减少,私有土地比例日益增长。各诸侯国纷纷变

4、法,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如秦国的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整个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包含有三种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北魏至唐中叶的均田制)、地主所有制(主要)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很少)。四、小农经济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以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实现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一种自然经济。特点:①以家庭

5、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男耕女织(个体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缴纳赋税和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考点5.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考点6.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一、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模式官营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模式之一。1.形成与发展起源较早,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就由官府垄断。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一些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2.特点与地位: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也进行

6、有关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生产。产品大多不用于市场交换,所以就总体而言它对民间市场没有太大影响。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都非常精美。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在冶金、丝织、制瓷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二、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的成就冶金业:冶铜业,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高度发达。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当时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但商周时的青铜器种类和数量虽然很多,用于生产的却很少,大多是礼器。冶铁、炼钢业,我国最早的

7、人工冶炼铁器出现在春秋晚期。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提高了生产效率。春秋以来我国炼钢技术不断发展: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块炼钢技术,汉代的炒钢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灌钢法曾长期领先于世界。陶瓷业:制陶业:原始时代彩陶工艺水平就相当高,如山东龙山文化蛋壳黑陶。唐代“唐三彩”是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制瓷业: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商代只能烧制出原始的青瓷(实际上是釉陶),东汉末已烧出质地纯净的成熟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8、典型代表:北方邢窑白瓷,南方越窑青瓷),瓷器也开始大量输出国外。宋朝时,出现了五大名窑。江西景德镇在宋真宗时期景德年间成名,元朝时成为全国制瓷中心,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