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讲座南怀瑾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

ID:18098522

大小:4.39 MB

页数:2082页

时间:2018-09-13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_第1页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_第2页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_第3页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_第4页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_第5页
资源描述:

《楞严经讲座南怀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楞严经讲座第一集---楞严经讲座南怀瑾先生讲述今天,我们《楞严经》的研究第一天开始,《楞严经》在佛经里头以及整个的中国文化里头,是最有名的一部经典,但是,它的争论也很多。在好的方面,从唐代以后,《楞严经》与中国的佛教、佛法尤其禅宗,是不可分开的一部经典。所谓中国的丛林下,就是禅宗的影响之下,有一个流行的名言,《法华》、《楞严》,《法华经》同《楞严经》这两部经,抱本参禅,要想明心见性、学佛而悟道,必须以《法华经》、《楞严经》为标准,印证自己修行的必行之路。同时,到明代的时候,中国的理学,就是儒家,受禅宗的影响所产生的宋明理学家,曾经也有一句名言:“自从一读楞严后”,所谓

2、说读过《楞严经》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对于人世间所有的学问都不喜欢看了,都认为是渣子。那么推崇《楞严》到了极点。“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那么,这些推崇《楞严经》是至高无上的一部经典。这是从好的方面。所以我们这个佛法里头《楞严经》与《金刚经》,几乎从唐宋以来,变成中国人研究心性之学,所谓学佛、修道、参禅,人手一册,几乎每个地方都看得到这一部经典。这是它的推崇的价值有如此之广、之大。同时,佛教也有个据说是释迦牟尼佛当时自己的预言(这是传言,并不太十分准确),说《楞严经》在这个世界上最后出世,尤其在中国,《楞严经》最后传到中国;将来末法的时候,整个世界没有佛

3、法那个时候,世界上所谓佛教佛法只流行两宗:一个是净土、一个是密宗,其他正法没有了。并不是说这两宗不是正法,我讲错了啊!其他的佛法差不多就没落了,到末法时只有这两宗特别流行。那么《楞严经》是最后到中国;到了末法的时候,《楞严经》最先离开了中国,没有了。那么将来的佛经丧失在人类那个末劫的时候,这些东西都看不见了。相传如此,等到几千万年以后,慢慢求证了。《楞严经》是给人家的重视,有如此的价值,也有如此的威力,但是,这一本经典它来得确实果然很迟。出来以后,宋代、宋元之间,已经有人起怀疑了,认为这一本佛经是翻译得太好了,太好太好!不是印度来的,不是佛说的。因为所有的佛经啊,翻译

4、的文学、佛经文学没有那么高明,这一本经是太高明了!在中国的佛教文学、在文学的价值里头是第一等。假定我们对于中国文化学到《楞严经》的文章的写法的话,不但是古文写得好,可以说现代的白话文字也会写成第一等。文字实在太美了!太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佛的说法,多半偏重在论辩,论辩必须要用到逻辑;一个逻辑哲学的东西、很深的思考,用言语文字把它讲出来、变成很美的一种文字,非常困难!等于我们现在研究科学的书,化学啊、物理啊,没有办法作小说看,没有办法当文学看。假设一个科学的书变成文学化、变成艺术化或者是小说化,那我想每一个人,十分之八九都会变成科学家了。因为看科学的书啊,太枯燥了,而且

5、光记那些公式很麻烦。佛法几乎有同样的一个情形。但是,佛法变成像《楞严经》、《金刚经》一样的文学呢?那大家就愿意接受了。尤其是我们的老辈子,一千年左右,这些知识分子,所谓学者、文人,文学的境界都很高,要求也很高,普通的经典文字的境界不高啊,别人就不肯接受的。而《楞严经》的文字境界非常高。我也常常给外教的这些朋友,天主教啊、基督教啊这些朋友们讲笑话,我说你们真要为你们的教要发个心(发心是用佛教的话),要想个办法。你怎么样把你那个《圣经》文字写好一点、写漂亮一点。那一个白话文,我都看不上的,看到就讨厌!说“生来就有罪”,我说我妈妈爸爸生我我绝没有罪!不要乱讲!第一句话我就不

6、相信。哎,那佛说呢?并没有说人生来有罪,——有“业”,哎,这个我相信啊!有“业”不一定是“罪”啊!我说你硬说我有罪,我不相信!但是啊,中文里头,你说生来就有“业”,这个好啊!可是佛用过了,你《圣经》不能用啊!你只好讲有罪啊!有罪我不承认,我没有犯过罪啊!还有,很多的文字方面都不通,不懂白话文。看起来很美,有问题。要想一个宗教、哲学、好的东西弘扬开,首先注重文学,文学是很重要。所以《楞严经》在中国的这个文学的境界陪衬了高深的佛法,所以各界都愿意接受它。尤其它包括了显教所谓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没有哪一宗对佛法不向这个地方归纳的。同时,最重要的,它修证的密法、秘密

7、的法门有很多,中间讲到修行的方法,**二十五位大菩萨起来提出自己的修行的经验、心得的报告,这非常震撼人,因此,《楞严经》的好处又太多了。可是因为太好了,世界上的人,太好了就有人想办法总挖它一点脚啊!“哎?这个普通人没有这样好的境界!”到了民国以来,尤其是梁启超,梁启超是学佛的呦!他是一个居士、杨仁山居士的徒孙,也就是欧阳竟无先生的弟子。他也跟欧阳竟无先生学佛学的。梁先生其他的学问当然很好,影响了一个时代,不但影响了我们八十年代,恐怕还要影响一百多年以后。所谓康梁的(康有为、梁启超)这个师生学术思想影响中国的文化、现在的文化非常非常地大。但是,老实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