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

ID:1810025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3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_第1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_第2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_第3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_第4页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理学农林学类毕业论文 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理学农林学类论文题目:浅谈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的发生与诊断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 水稻秧苗;生理障碍;症状;原因;预防;补救  论文摘要 介绍了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发生种类及症状表现,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以期指导水稻秧田期管理,打好水稻高产稳产基础。  在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病虫害和某些不良外界条件影响,或者管理措施不当,都会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水稻生产损失。秧田期水稻秧苗时常发生生理障碍,轻则影响生长,重则秧苗

2、死亡。因此,了解水稻秧田期秧苗生理障碍发生种类,并进行正确诊断,分析发生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对打好水稻高产稳产基础十分重要。  1发生种类及症状表现  (1)烂种。种谷尚未发芽或刚发芽就腐烂,谷壳颜色常转为深黑至暗红色。  (2)烂芽不扎根。早田芽谷生长停顿,长期不能扎根或扎根入土,时间太长,逐渐死亡;迟田芽谷不能扎根,或在扎根中途死亡,种芽不伸长。  (3)翻根倒芽。芽鞘伸长但根不入土,有时横向或倒长,头重脚轻,种芽向下弯曲或斜着倒向秧根。  (4)黑根烂芽。种芽从根尖开始,逐渐腐烂,不长新根,种芽枯黄或变黑,有臭味。  (5)绵腐病烂芽。芽基部

3、稻壳裂开处长出棉絮状菌丝并发霉,有时菌丝上粘附土粒、氧化铁或藻类,呈泥土色、锈褐色或污绿色。  (6)白化苗。有2种情况,第1种是零星散发,开始就发生全叶白化或部分叶长条形白色,其中全白的苗大都三叶期枯死;第2种是叶色从黄到白,常自叶尖开始,当采取灌水、施肥等措施或天气转暖后,仍能恢复生长。  (7)节节白(花苗)。新生叶片出现一节白一节绿的现象。  (8)缩脚死苗。秧苗过密受挤,生长滞后、株矮、叶数少、根弱、黄瘦。  (9)黄枯死苗(剥皮死)。在一叶一心至三叶期间,从脚叶向心叶,从叶尖到叶基,逐渐黄萎枯死。拔起秧苗,基部易断离。  (10)青枯死苗(枯心死、

4、卷叶死)。在二叶至三叶期间,从心叶开始卷起呈污绿色,然后扩展全株,萎缩枯死,拔起秧苗,基部未断裂。  2发生条件及原因分析  (1)烂种。因晒种不透,种子贮藏不当,损伤了发芽力;浸种不透、换水不勤或种子消毒措施不当,使种谷在催芽时生活力消弱;催芽时发生过烂芽、发粘等事故,损伤了种子生活力以及未出芽的“盲籽”落田;谷壳破损,米粒裸露,病菌侵染;秧田泥浆过烂,塌谷过深,谷种深陷窒息;秧板表层施肥过多、肥料过浓等都可引起烂种。  (2)烂芽不扎根。播种过早,遇长期低温、阴雨天气,在遭受冷害情况下,再加上秧板过硬、过烂,长期淹水或高低不平积水所致;或者播种过晚,遇高温

5、强日照天气,秧板不平积水,局部水温过高,烫伤或秧苗缺水晒干所致。  (3)翻根倒芽。一是在扎根未稳时淹水,种谷下陷或土壤通气不良而缺氧引起;二是鳃蚯蚓、稻摇蚁幼虫及藻菌类危害引起;三是灌排水时冲击引起。  (4)黑根烂芽。土壤内有机酸过多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过多,在淹水缺氧条件下产生硫化氢有毒物质,使秧苗中毒。  (5)绵腐病烂芽。低于15℃,秧苗遭受冷害,抵抗力削弱,绵腐菌乘虚侵染。  (6)白化苗。第1种零星散发属遗传性性状;第2种是受低温伤害,引起叶绿素分解。  (7)节节白。叶片生长时期,气温低于15℃,叶绿素形成受阻,如连续几天昼夜温差大,易形成节节白

6、。  (8)缩脚死苗。催芽不齐、播种不匀和播种过密等综合原因。  (9)黄枯死苗。秧苗生长不良、长期低温阴雨、病菌侵染等综合原因。  (10)青枯死苗。低温冷害和昼夜温差剧变、病害或土壤毒害、秧苗素质差等综合原因。  3预防和补救措施  (1)烂种。一是精选种子:浸种前做好选种、晒种,使种子纯、净、健,以提高种子活力;二是浸种消毒:浸种时要吸足水分,消毒时要掌握好药液浓度、药液温度及浸泡时间,及时清水漂洗,以免影响出芽;三是掌握好催芽温度:催芽温度35℃左右,并及时翻堆,以免烧芽或出现“盲子”;四是下种:秧田稍晾,以落谷不陷为准;塌谷时以泥浆粘住种谷为宜,不能

7、过深。  (2)烂芽不扎根。应及时发现,盖1层细土,使根芽与土壤结合,不外露,保持秧板表面潮湿。  (3)翻根倒芽。同“烂芽不扎根”。如有鳃蚯蚓、稻摇蚁幼虫及藻菌危害,可退水晒田,或撒施石灰,防止危害。  (4)黑根烂芽。主要是退水晒田,促进土壤通透,减少秧苗受还原性物质影响而中毒,同时洒施稀薄人粪尿促进秧苗正常生长。  (5)绵腐病烂芽。发现绵腐病烂芽应换清水灌溉2~3次,同时用5000倍敌克松或2000倍硫酸铜喷施,喷施前秧田排水落干,并用适量草木灰或稀薄人粪尿施1次。  (6)白化苗。首先是科学管水。播种后至现芽前以通气供氧为主,秧田畦面应保持湿润,以利

8、长根扎根;二至三叶期,以保温防冻为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