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庆来与云大精神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

ID:18107999

大小:3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3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_第1页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_第2页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_第3页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_第4页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熊庆来与云大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熊庆来与云大精神2013-04-2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熊庆来与云大精神——纪念熊庆来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言摘登熊庆来及其故居上个世纪初叶的中国,时局动荡,思潮涌动,社会剧烈变革。彩云之南,英才辈出,推动历史前行。熊庆来先生就是璀璨群星中的一位。他一生三赴海外而三返祖国怀抱,求学研究,报效国家,成就卓著,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先生出生于云南弥勒的偏僻山村,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他一生刚正不阿,心系家乡,振兴云南教育事业,广育人才,恭敬桑梓,是云南人民的骄傲。  为造就云南大学的学术空气,“以期蔚为西南学术重心”,先

2、生始终遵循“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的生命与精神”的思想,办讲座、建团队、出版学术刊物和著作,致力于学术兴校;尤值得称道的是,先生坚守并实践着“兼容并蓄、多元创新”的学术思想,坚持唯才、唯学的延才标准,加之自身的魅力和声望,延揽了200多名全国知名学者来校教学和研究,堪称人才济济;秉承学术创新,多元争鸣的学术自由气度,“战国策派”、“魁阁时代”等一批影响巨大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在云大产生,使昆明成为西南学术重镇,云南大学成为全国学术中心之一。  为适应地方需要起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先生所想的是抓紧发展云大,发展院系学科建设和学术

3、研究,希望在西南一隅,培养一大批服务家乡、服务抗战、服务建国的人才。为此,依据云南地处边陲、多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先生主校的12年里,云大矿冶、土木、航空、社会学、农学、医学等院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一所只有300多学生、10余名教授的省立大学,发展到学生千人以上,教授200余位的国立大学,为云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近代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源。maintenan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

4、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  先生一生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及人文主义教育的精髓潜移默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他平实、诚笃、爱国、爱乡、爱人才,为追求真理而毅力坚韧,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家乡,献给了我国教育事业。坚守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  熊庆来先生是我国现代数学的开创者之一

5、。他一生硕果累累、桃李满园,不论时局如何艰难,处境如何尴尬,始终勇毅地担当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责任,始终坚守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知,为人为学堪称楷模,行为处事当为世范。我认为,熊先生为人为学的精神主要蕴含在他兼有的三重人格中。  一、潜心探索、严谨求实的数学家人格。作为数学家,熊庆来先生始终以纯粹的学术精神耕耘在研究领域,在函数理论领域建树颇丰并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在执掌云南大学之后,先生又以潜心探索、严谨求实的作风办学,努力探索并切实遵循教育规律,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使云南大学从困境中崛起,与西南联大一起成为中国近代

6、高等教育史上的奇葩。  二、诲人不倦、奖掖后学的教授人格。作为教授,熊先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良师,还是慧眼识英才的伯乐。他惜才、爱才,并常说“平生引以为幸者,每得与当时英才聚于一堂,因之我的教学工作颇受其鼓舞。”正是得益于先生的提携和教诲,多位天才脱颖而出成为蜚声中外的数学大师。云南大学的崛起,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对于完善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布局意义重大,对于弘扬西南文化价值不菲。  三、夙夜在公、百折不挠的教育家人格。作为教育家,熊先生主持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近代数学研究机构——清华大学算学研究部和国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

7、3所大学的数学系以及《中国数字报》,赢得了“中国近代数学先驱”之美誉。在烽火四起的艰难岁月,于僻处边疆的云南创办高水平大学,行路艰难尽人皆知,但是,凭着一份执著,一腔热情,熊先生以无限宽阔的胸襟广纳贤才,延聘众多俊彦共同铸就了瑰丽的大学梦。  执掌云大十二年,熊先生的精神已经成为云南大学“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之精神的重要内涵和有力诠释。先生的精神被云南大学的师生们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先生泉下有知,当甚为欣慰。父亲办学之道的一点探讨也许因为父亲就任云大校长之前任职于清华,一些文献中写到,熊庆来按照清华的模式来办云大。有的文献干脆写到,熊庆来

8、的目标,是要“把云大办成小清华”。  其实,即使在清华主持算学系时,他也没有因循清华算学系原来的模式,或是仿照清华其他系的模式来办算学系。下面是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与文学院院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