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

ID:18127131

大小:2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4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_第4页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AVR的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采用PWM控制的单片开关电源实现充电,大大提高系统效率;基于AVRATtiny261的控制核心搜综合控制的软件算法,使系统控制更加灵活,便于进一步升级开发。  1引言  锂电池闲其比能量高、自放电小等优点,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理想电源。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PDA,无绳电话等大功耗大容量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其对电源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此,研发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锂电池充电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综合考虑电池安全充电的成本、设计散率及重要性的

2、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ATtiny261单片机PWM控制的单片开关电源式锂电池充电器,有效地克服了一般充电器过充电、充电不足、效率低的缺点,实现了对锂电池组的智能充电,达到了预期效果。该方案设计灵活,可满足多种型号的锂电池充电需求,且ATtiny261集成化的闪存使其便于软件调试与升级。  2锂电池充电特性  锂电池充电需要控制它的充电电压,限制其充电电流。锂电池通常都采用三段充电法,即预充电、恒流宽电和恒压充电。锂电池的充电电流通常应限制在1C(C为锂电池的容量)一下,单体充电电压一般为4.2V,否则可

3、能由于电聪过高会造成键电池永久性损坏。  预充电主要是完成对过放的锂电池进行修复,若电池电压低于3V,则必须进行预充电,否刚可省略该阶段。这也是最普遍的情况。在恒流阶段,充电器先给电池提供大的恒定电流,同时电池电压上升,当魄池电压达到饱和电压对,则转入憾压充电,充电电压波动应控制在50mV以内,同时充电电流降低,当电流逐渐减小到规定的值时,可结束充电过程。电池的大部分电能在惯流及恒压阶段从充电器流入电池。曲上可知,充电器实际上是一个精密电源,其电流电压都被限制在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3硬件电路设计  该系

4、统在电路设计上主要由单片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及保护电路三部分组成。  3.1单片开关电源  单片开关电源负责将电能转化为电池充电所需要的形式,构成了充电器的主要功率转换方式。与传统线性充电器大损耗、低效率的缺点相比,由美国PowerIntegrations公司的TNY268P构成的单片开关电源,其输入电压范围宽(85265VAC)、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其有调压、限流、过热保护等功能,特别适合于构成充电电源。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该电源采用配稳压管的光藕反馈电路实现15V的低压直流输出,当输出电压发

5、生变化时,通过线性光藕PC817的发光管的电流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得TNY268P的EN脚流出电流也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其片内功率MOSFET的断、通、调节输出电压,使输压电压稳定。具体反馈原理分析详见后文脉宽调制(PWM)的控制。  在电路结构上,线性光藕PC817,不但可以起到反馈作用还可起到隔离作用。由PNP管Q2和电阻R9、R1O及R12组成的限流电路,则从源头上防止了过电流的问题。由C6及R11构成的缓启电路,则有效抑止了电源上电瞬间的产生的电压尖峰。而二极管D9则防止了电池组的反向放电。此外,对整

6、个充电系统而言,当因意外情况系统失控时,开关电源所提供的15V直流低压也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其最高电压的作用。  3.2控制电路  单片机负责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充电电流电压值的设定,电流电压的检测与调整,充放电状态的显示等。与专用充电控制芯片相比,单片机控制系统不仅不受电池组容量大小的阻将电流转换为电压进行的,因此其PWM控制调整过程与恒限制,还可通过软硬件配合实现更灵活的综合控制,也便于进一步的后续开发。  系统控制选用Atmel公司的AVRATtiny261来实现,控制框图见图2。ATtiny

7、261采用AVRRISC结构,其大部分指令执行时间仅为1个时钟周期.可达到接近1MIPS/MHZ的性能;11路lObitADC。且15对具有可编程增益的ADC差分通道,精度高达2.5mV的内置2.56V基准源,3个独立PWM发生器,片上温度传感器,足以满足设计需求。    3.2.1志愿检测  系统电压采样采用精密电阻分压方法,将测量电压范围转换成0-2.56V,然后通过1倍的差分ADC通道转换成数字信号,在充电过程中将测得的电压值与预先设定的值进行比较,再控制调整PWM占空比完成对充电电压的控制与调节。

8、  3.2.2电流检测  在系统电流的榆测上,由于选用ATtiny261的ADC差分通道,这就要求其正端输入电压必须大予负端输入电压。困此,在电路设计上,通过串联在电流主回路中的高精度采样电阻RsenseB和RsenseA,经ADC2-ADCl和ADCl-ADC0两对32倍的ADC差分通道(参见图3),分别完成对充、放电电流的检测。可见,差分ADC的选用,既保证了电流采样的精准,又避免了因电路中引入差分远放所带来的功率损耗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