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

ID:18149874

大小:10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4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1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2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3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4页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年高考生活与哲学试题(按新课标分课列出)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蓝天家教网http://www.ltjiajiao.com伴你快乐成长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无)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2008江苏卷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B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2.(2008广东卷39)(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①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

2、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2008江苏卷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CA.联系的观点B

3、.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2008全国卷Ⅱ32)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敦科书免费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C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2.(2008上海卷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BA.世界上存在无物

4、质的运动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回答31,32题。3.(2008重庆卷)31.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C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

5、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蓝天家教网http://www.ltjiajiao.com伴你快乐成长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现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4.(2008

6、江苏卷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回答19—20题。(2008海南卷20)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

7、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D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5.(2008四川卷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六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缲。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及人同本身的和解。(6)联系材料五

8、、六,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理解和处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