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

ID:18152587

大小:10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4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_第1页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_第2页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_第3页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_第4页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印象》(二)拙政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拙政园与颐和园、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一道,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园。1997年,苏州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则列于苏州园林之首。本片拍摄历时一年,纪录了拙政园的四季景色。(一)数百年光阴荏苒,文脉延续至今,拙政园,一部立体的园林史明朝正德四年,也就是1509年,在京城做官的苏州人王献臣,因失意官场而还乡。回到苏州之后,王献臣买下了200余亩土地,营造了一片城市山林。晋代文学家潘岳的《闲居赋》中有一句“拙者之为政也”,恰好与王献臣离开宦海之后的心境十分贴切,于是,这座园林,便叫作了“拙政园”。苏州的文学艺术,

2、至有明一代,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影响尤其深远。这些生活在中国的首善之区的画家们,不仅笔墨精绝,而且他们又是十分懂得园林艺术的人。受王献臣之邀,在诗文书画诸多方面都有着极高造诣的文徵明,便参与了拙政园的营造。苏州的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从本质意义上来说,进士出身的王献臣,也是一位文人。苏州园林讲究诗意,讲究画意,正是造园者们深厚的修养,才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园林创作中得到了形象地外延。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

3、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中国有句古话,叫作“富不过三代”。没料到,它仅在王献臣的下一代身上就得到了应验。由于王献臣之子的一夜豪赌,拙政园这样一份偌大的家业,便在转瞬之间,输给了徐氏家族。从此,数百年间名园易手,园

4、林主人的更换多达三十余姓,而每一位园林主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它进行一番修葺整建,有人赋之以朴素,有人施之以奢华,在那些充满荣衰兴废的岁月里,这一座宅园一体的居所,真是风水流转,命运无常。明清两朝,众多的骚坛名宿都曾在这里诗酒留连,又为拙政园增添了作为文人园林的色彩。据史料记载,文坛盟主钱谦益,江南名媛柳如是,著名的诗人吴梅村,以及书法大家何绍基等许多见于文学史志的人物,都曾以拙政园的风物为题,先后留下了文采风流的题咏。当然,在这些作品当中,与拙政园关系最为直接的,还属文徵明的《拙政园诗画册》。文徵明名绝一代,他能为拙政园传神

5、写照,其影响可想而知。有人说,“拙政园延留至今,实有文徵明的图画之功”,这当是非常确切的评价。当然,文徵明参与造园,并没有局限于纸墨之间,因为拙政园中这一株古老的紫藤,相传就是文徵明亲手所植。经过了40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株紫藤,每年的阳春时节,都仍然绽放着珠光宝气之花。(二)拙政园因水成园,在这里到处可见水的意趣与生机good,noloosening.6.5.2DCSsidewiringtocompletetheenclosureandtheothersideafterthewiringiscompleted,DCSwithi

6、ntheenclosurewhenthepowermoduleshouldbeloosenedorthepowergoesout.6.6lowvoltagecableterminalmaking6.6.1first占地78亩的拙政园,构思得当,铺排合理,是一个典型的宅园合一的整体。而它的园林部分,又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东部疏朗旷逸,追求田园之味,中部楼台错落,一派典雅之姿,西部曲径回环,极有隐逸之趣。文人园林是一种讲究主题的艺术品。江南是水乡,苏州是水城,而拙政园所突出的主题,便是水。水,在拙政园的中部占据着三分之一的面积,而

7、且,十之八九的建筑物都是与水为邻。当然,东部的一湾清流,中部的碧水环山,西部的天光云影,都围绕着水的主题,形成了因水成园的特色。因循着园林创作的规律,拙政园的每一座建筑,都有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中园的这座主体建筑名叫远香堂,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之意。而与远香堂隔水而建的名叫香洲的石舫,以及附近的“荷风四面亭”,又都因“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而得名。作为拙政园的一种主题形象,打自露出圆圆的嫩叶,直到开放出娇艳欲滴的千花万朵,拙政园的荷花,始终都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即使到了花残叶败,它也依旧诗意盎然,让人回想起唐代诗人

8、李商隐的名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拙政园里的另一个荷花品种,碗莲,是在碗里栽植的。相传,最初培育碗莲的时候,先要把莲籽装进蛋壳里,使抱窝的母鸡孵于翼下,待鸡雏们出壳的时候取出来,再把莲籽埋入碗里。这碗里的泥土也特别,还必须是燕子衔过的。当然,现在的碗莲栽植,方法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