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

ID:18153132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14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_第1页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_第2页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_第3页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_第4页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润心德育课题成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润心”德育的研究与实践一、研究的背景意义(一)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古林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807年,当时命名为“崇本义学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曾先后改名为“崇本初等小学堂”、“崇本初级小学”、“古林乡初级小学”、“古林乡中心小学”、“鄞县古林区中心小学”,于1957年改名为“古林镇中心小学”一直至今。学校刚创办时位于古林施家祠堂,于1985年迁址到古林镇育新路5号,即现在古林镇中心小学所在地。近年来,我校结合目前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学校一直致力于文化治校,积极创建校园文化,确立了“书香立人、育雅求美”的办学理念,努力践行“办没有围墙的学校,充分攫取优质教育

2、资源”的办学策略,积极塑造“微笑温暖校园、执着诠释事业”的教师精神,积极构建“家校共育,营造教育合力“的办学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基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了,然而人心却显得愈加急躁、浮躁,内心的宁静与安详似乎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在社会上,各种光怪陆离的电子产品,冲击着、迷乱着孩子们的双眼。在迷离的城市里,如何培育孩子柔软敏感的心灵,如何呵护孩子宁静清澈的情感,如何激发孩子珍视生命的价值观?成为当下教育者的一个现实课题。常态德育,流行的是说教,放逐的是感人。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德育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学校德育很少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从而可悲地变成了

3、一种对孩子的束缚和强制,因此,基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必须探寻一种触摸孩子心灵的德育。(三)基于学校德育创新的需要当教育走进新课程,我们希望寻求到一种精神,一种既能承载过去又能收益未来,一种基于镇乡又可以高于镇乡普通学校的的发展战略,一种能引领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核心精神。我们一直在思考,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德育能否触及到学生的内心?我们能否不再重复那些脱离实际的陈旧过时的老话来说教,而引领孩子去感动、去感受、去感悟呢?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做:引领孩子与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堵墙、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观进行生动的对话;引领孩子在静默的书卷中汲取成长的营养;引领孩子投身生命中的

4、每一个庆典活动,践行品德与责任;引领孩子与身边鲜活的榜样人物共同呼吸、携手经历生命中的欢乐与悲伤,让孩子柔软的心灵不断得到润泽、滋养、丰富而强大。二、研究设计(一)“润心德育”内涵界定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影响,努力探索文化治校、文化强校的发展之路,通过构建“润心德育”体系,实现有礼有序的德育目标,努力在广大师生中培植以“德识兼备,可行天下”为基本内涵的学校精神,引导师生不断地“修心身,养性情”,我们称之为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

5、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润心德育”。育人先育心,“润心德育”就是润泽人心灵的德育教育。这里的人包括学生、教师与家长。通过润心德育,滋养教师的心灵,养育学生的心灵,修正家长的心

6、灵,让每一个人获得心灵的滋润与幸福。“润心德育”分三个层次:教师层面,致力于培养一支素质精良的名师团队;学生层面,基本精髓是会学习、讲礼仪、尊敬师长;家长层面,提升家长素质,为孩子们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二)“润心德育”基本特征1.润心德育的情感性,强调道德教育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一个不断唤醒、营造、沟通、推动、生化、释放审美之情的过程,在情感的升华中获得理想人格的塑造。2.润心德育的形象性,是一种直观形象的道德教育实践,强调德育的情境化、生活化,关注真实道德生活中的细节和情节,主张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完善品德和人性。3.润心德育的陶冶性,反对一切形式的道德灌

7、输,不是告诉、复制、捆绑和束缚,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润染和熏陶,巧妙地隐藏自己的道德意图,使学生不知不觉受到思想和道德的洗礼。4.润心德育的感悟性,强调不是基于赤裸裸的说教,但也不低估、不拒斥道德认知和理性之思的作用,更注重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因其情感的冲击、震撼而开启对道德的思考,促进道德认知、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信仰的内化。5.润心德语的人文性,通过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具有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高盛人格,能在人与人、人与物间建立起一种非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