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

ID:18155960

大小:5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14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_第1页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_第2页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_第3页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_第4页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2010高考选择题经典汇编(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选择题选粹(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C.商朝卜辞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2.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判负责监督知州B.知州管理地方行政C.通判的设

2、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D.清朝设置军机处4.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5.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此

3、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率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史料中的“联军”指的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B.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D.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6.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武汉街头的是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D.满清已经灭亡,汉人从此翻身!7科苑创想

4、旗下网站.·求知网·www.woqz.com·邮箱:g@woqz.com第9页.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C.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D.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8.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

5、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9.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

6、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10.“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南昌起义B.井冈山根据地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11.1949年10月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B.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D.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12.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

7、国总统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科苑创想旗下网站.·求知网·www.woqz.com·邮箱:g@woqz.com第9页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13.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

8、无赖们收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