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

ID:18156570

大小:103.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9-14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_第1页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_第2页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_第3页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_第4页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与环境学院学科建设规划(2006-2010年)第一部分学科现状生物与环境学院建立于2000年,历史虽短,但发展迅速,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建立起了一支适应本科教学需要,高效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以专为主,专兼互补的师资队伍,并且有多名省、市级名师及学科带头人,有着丰富的高教教学与科研经验。建有二个宁波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技术实验室、微生物与环境工程实验室以及院直属的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和环境科学研究中心;还有学院实验中心下属的基础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食品技术实验室和环境技术实验室;

2、并在院外建立23家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已经形成设置比较合理完善的学科结构,覆盖辐射微生物、生物技术、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2003年微生物学科被学校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后,2004年微生物学科获浙江省重点(扶植)学科,200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校级重点学科。本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16人,博士学位者11人,硕士学位者18人,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3人。聘有10多位客座、兼职教授。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1.1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4.

3、44%,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33%,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近三年来我院教师承担了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8项,其它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24篇,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其中SCI7篇、核心期刊88篇;出版著作3部;获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教学成果奖7项,其它教学科研奖多项;申请专利8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虽然学科发展势头强劲,因浙江万里学院起步较晚,教学科研都与国内外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仍面临着

4、很多问题与困难:①近年来,实验室装备虽有显著改善,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还差距甚远。②缺少国内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③省级重点学科或专业较少,目前还没有硕士学位点。④科学研究仍较薄弱,原创性研究尚不够。⑤23缺乏在全国水平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第二部分 建设与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是:密切结合国家尤其是浙江省“十一五”计划的要求,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教育创新为理念,根据国家应用性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内涵,深化教学与课程体系改

5、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努力扩大高层次应用性人才培养规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积极探索、开创新的学科增长点;增加对各学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各级重点学科专业,在经费、师资、设备等方面予以重点投入,逐步形成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校级重点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认真组织力量争取浙江省、宁波市政府及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科技开发与推广,加大参与产业化开发进程,积极提高和扩大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贡献力和影响力,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到2010年

6、,办成学科特色优势明显、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科研技术手段比较先进、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处于省内同类学科前列,在若干研究领域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一) 主要指标1.2010年前,力争在微生物、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中建成1-2个硕士培养点,硕士研究生规模达20人左右。2.2010年前,力争将微生物、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建成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同时新增1~2个的校级重点学科。3.2010年前,力争将环境科学中心、微生物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与环境工程

7、重点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的2~3个,建设成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到2010年,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高水平、精干的学科梯队。23教师规模达85名,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达70%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省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达到5名以上,省级名师达到3-5名,校级学科带头人达到8名以上,校级骨干教师达到20名以上。4.科研相关的各项指标以每年15-20%幅度递增,5年后的年科研经费达到300万元,年获国家级类项目1-2项、省级课题3-5项、国际合作及横向课

8、题2-5项;年发表论文200篇左右、年出版专著教材3-5部。5年内形成2~5项标志性成果,并加强与企业的直接合作,争取推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系统成果,使2~5项重大新成果进入产业化应用。(二)重点建设1、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建设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学科体系,即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方向、生物技术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方向、病原微生物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