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古诗四首》

九、《古诗四首》

ID:18170509

大小:9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4

九、《古诗四首》_第1页
九、《古诗四首》_第2页
九、《古诗四首》_第3页
九、《古诗四首》_第4页
九、《古诗四首》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古诗四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四首》  同学们,你一定听说过“岳母刺字”的故事吧。虽然说古人“精忠报国”维护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他们那种把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视为最高使命的爱国主义情结,却滋养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愈是危难时期,这种情感表达的愈强烈,愈是令人感动。今天我们学习的四首古诗正是危难时期,中国士大夫阶层流露出的爱国主义的最强音。  一、学习目标  1.学习重点词语的音义,把握诗的内容。  2.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熟读背诵这四首诗歌。  二、学习要点(一)《春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

2、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1.重点字词   ┏古义:国都,诗中指长安。  国┫    ┗今义:国家。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dǐ):相当于。  浑(hún):简直。  胜(旧读shēng):能承受。数不~数,不~枚举。  簪(zān):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子。  2.诗文理解春 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3、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评析:  诗一开始以“国破”二字点明时间。“山河在”则是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感情,觉得它依然“在”。次句点明季节。诗人望中的春城,草木繁密而又荒芜,可见人民离散无人整治。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溅”“伤”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宋司马光说:“古人的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

4、,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温公诗话》)  译文: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繁密的杂草树木。  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  战火接连三个月没有停息。—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烽火”句承上“感时”句,“家书”句承上“恨别”句。诗意上下贯通,自然流畅;感情波澜起伏,动人心魄。“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只有亲历战乱,方能体会这两句如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

5、到亲人音讯的心情。“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就是因为它能引起人的共鸣。  杜甫作此诗时,才四十多岁。却已满头白发。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鄜州乡村的妻小,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这一抓挠,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这一评析十分简要、中肯。11(二)泊秦淮  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的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

6、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重点字词   ┏ bó 动词,停船靠岸。  泊┗ pō 名词,湖泊。  笼:笼罩,动词。  犹:还,仍然。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终日沉溺于声色,不务国事,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至亡国,所以后人以此曲为亡国之音。  2.诗文理解泊 秦 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素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评析:  诗的首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

7、心头掠过一丝寒意。诗人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呢?下一句中“夜泊秦淮”四字作了回答。这四字不但为上一句的景色揭示时间、地点。而且照应了诗题。“近酒家”三字,则为下文打开了道路。诗人若不是把船停泊在酒家附近,又怎能听到从酒家传来的歌声?    译文:  烟雾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边的沙滩。夜晚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  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南朝陈后主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不久隋兵南下,攻破建康,后主被俘,陈朝灭亡。诗人在船中听到附近酒楼中

8、传来这种亡国之音。自然会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和陈后主的灭亡。在这国运衰微的年头,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