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

ID:18172589

大小:12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9-15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_第1页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_第2页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_第3页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_第4页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课件资料)前言一.本课程的开设目的二.本课程主要章节内容三.本课程几点要求一.本课程开设目的1.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1)认识社会现象2)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现象•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可观察的事实或事件;一项经历或实际存在的事物•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社会现象指所有与人类共同体有关的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状况,包括: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

2、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公众问题(米尔斯)•病态的社会现象构成社会问题•社会问题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现象构成问题的必备条件•客观表现为威胁社会运行安全的一种或多种情况•主观表现为多数人公认这种危害,并有组织地起来消除这种危害的愿望2.解决问题的社会学视角1)着重分析关于社会问题的几点事实•人们总按照他们的价值观和认知对社会问题下定义•答案经常来自于“什么是对的”这样的想法而非科学的判断9社会问题四要素•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物质或精神伤害•触犯了社会一些权利集团的价值观或准则16•有持续性•难于

3、一致的解决方案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角度•从社会变迁和文化失调角度解释社会问题产生•引起多数人注意,并需要社会集体采取行动来调整和补救•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价值判断•社会群体的共同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问题2)社会学方法•功能主义•冲突主义•符号互动论功能主义理论•社会结构每个部分都对维持整个社会的运作起积极作用。•社会学是社会秩序的科学,社会是信仰和传统行为方式的结构。•社会秩序是人类理性的产物,社会越趋于理性化,其进步就越大。社会结构价值观(values):竞争、诚实、成功身份地位(statuspositions

4、):职业、阶级结构、性别角色制度(institution):家庭、教育、宗教、经济及统治方式失范与越轨(deviance)•失范指一种规范价值相互冲突或紧张的社会状态。•越轨指违反重要的群体和社会规范的行为。1、越轨未必就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2、越轨并非总是自愿的。3、越轨并非是犯罪。4、越轨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5、越轨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群体的行为。涂尔干的四种自杀类型冲突论•在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中,一些个人比他人拥有更多的权利和特权,并控制着有限的资源和维持着收益的不平等。•所谓一致性的社会价值观,是统治

5、者用于维护特权结构的,是虚假价值观(falsevalues)。•异化(alienation)是不健全社会结构的产物,新的社会进步才能克服异化。相互作用论•16主要侧重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的,强调社会形象是日常生活中个人相互关系总和。•从微观角度解释“定义”都来源于一些特殊的出发点,社会问题常常被对它们的社会界定所曲解(或被制造)。•相互作用论往往选择“弱者的立场”。女性主义视角后现代主义视角理论流派比较(1)理论流派比较(2)二.本课程章节内容•贫困与弱势群体•艾滋与边缘群体•知识分子与社会责任•

6、婚姻变迁与家庭设置•新闻媒体与公众人物三.本课程要求课堂参与思考参与讨论自选某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根据你的常识判断下列关于自杀及其原因的l1.因为妇女具有依赖性,受压抑、受性因素影响,所以她们比男人自杀率高。l2.年轻人比老年人自杀率高。一个人年轻时,生活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最强l3.由于历史上的不平等、种族歧视,美国黑人比白人自杀率高。l4.很多人在节日自杀,因为这时候一些人最感寂寞、最感沮丧。l5.当传媒中不断地谈到其他人自杀时,受其影响,人们更易于自杀。按性别、种族和年龄分组的每十万人口中发生的自杀之比率(1989)美国

7、人口普查局《美国统计摘要,1992》图表显示l1.男性自杀率始终高于女性。l2.老年人自杀率始终高于年轻人。l3.美国黑人自杀率相对低于白人。l4.研究不支持认为节假日是引发自杀风险之因素的流行观点。(Phillips&Wills,1987)5l5.有自杀风险的人有可能受到大众传媒中关于自杀报道的影响,但是,那些没有自杀风险的人并不会因传媒的影响而发生自杀。(Weiss,1989)4第一专题中国流动大军16——兼谈贫困与弱势群体一.人口流动的社会学理论1.社会流动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迁2)人口或生育率的变化3)技术和

8、经济的发展4)社会变迁1.社会流动的类型主要两种类型:•水平流动——指一个人或社会对象从一社会群体转移到另一同等层次的群体。•垂直流动——指一个人或社会对象从一社会阶层转换到另一社会阶层。垂直流动又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两种形式。个人流动l对于一个人来说,其流动又可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l代际流动所反映的是两代人(父与子)之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