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年谱-司马朝军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

ID:18174492

大小:2.06 MB

页数:496页

时间:2018-09-15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_第1页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_第2页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_第3页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_第4页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侃年谱-司马朝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E书联盟www.book118.com黄侃年谱司马朝军编湖北人民出版社E书联盟www.book118.com书名:黄侃年谱作者:司马朝军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ISBN:7-216-04310-3/K825.5出版日期:2005年7月印张:15.625开本:32定价:38.00元E书联盟www.book118.com前言黄侃(1886—1935),原名乔馨,字梅君,后改名侃,字季刚,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黄侃在小学、经学、文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被公认为清代朴学的殿军。黄侃生于名门,少承家学,读书多神悟。自启蒙后又得江瀚

2、等训诲。家多藏书,读经之余,又博览诸子百家,得以大器早成。十五岁中秀才,十七岁入湖北文普通学堂,后东渡扶桑,留学于早稻田大学。1907年开始跟从章太炎学习小学,后又一度拜刘师培为师,学习经学。1914年秋,黄侃北上就北京大学教授之聘,讲授中国文学史。1919年转教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以后又应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之聘,长期在南北各大学执教。黄侃治学严谨,宗风深远。不少及门弟子后来也成为了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范文澜、罗常培、金毓黻、刘赜、黄焯、龙榆生、徐复观、林尹、徐复、杨伯峻、陆宗达、

3、殷孟伦等。日本汉学大家吉川幸次郎早年留学中国时,与黄侃仅有一面之缘,一经点化,即悟治学之道。清代中叶以降,朴学大家辈出,尤以惠栋、戴震为宗师。相比而言,惠以博洽见长,戴以深邃名世。黄侃作为乾嘉朴学之殿军,可谓兼而有之。若与乃师章太炎相比“,博大该洽,章胜于黄,而精微深入,则黄过于章”。①其父黄云鹄为晚清知名经学家,文学家,理学名臣。②许嘉璐:《黄侃先生的小学成就及治学精神》。E书联盟www.book118.com黄侃年谱2黄侃学术久为世人所重,但了解其人者却不多见。黄侃的一生,反清、反袁、反日、反蒋,堂堂正正,大节不亏。

4、正学以言,绝不曲学以阿世。黄侃又恰好处在一个新旧时代的转折点上,时代的急剧变化,使他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统文化这一持续了数千年的“大传统”一夜之间沦为“小传统”,新旧代序,雅俗易位,传统断裂,天翻地覆。黄侃始终坚守其学术立场———“昌明中华固有之学术”“,量力守故辙”,一生为国故招魂。时人或以为他“开倒车”,笑骂者不乏其人。新文化的领袖们无不将他视为保守派的首脑。在“新即等于进步、旧即等于反动”的简单思维模式下,黄侃长期被误解、被冷落。“背时诗待素心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黄侃斥之为“国粹派”而加

5、以全盘否定,还应该看到他在守护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黄侃虽为“国故之魂”,但也“为新国语家张目”,他的学说为钱玄同、罗常培以下的现代语言学家扫清了道路,打开了方便之门。然而,海内外专门从事黄侃研究者尚为数不多。武汉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黄焯先生乃其族侄,早年追随黄侃治经学、小学,晚年为整理黄氏遗书耗费了巨大的心血。黄焯晚年曾编纂过一部《黄季刚先生年谱》。此谱虽较为简略,但大辂椎轮,功不可没。此外,台北柯淑龄博士在潘重规等的指导下,其博士论文即以黄侃研究为题,该书侧重于对黄侃学术成就的总结,而对其生平资料反映不

6、够全面。近年来,海峡两岸举行了多次章黄学术研讨会,国内曾一度发起成立“黄侃学术研究会”,对于黄侃的研究工作虽有所推进,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未见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面反映黄侃生平与学①黄焯在1981年10月28日日记中说“拟撰季刚先生年谱:,以资料少,难于著笔,然亦不得不勉强成之。”(《黄焯文集》第227页)1983年2月12日(农历为壬戌年十二月三十)日记又称“予行:年八十有一,综计本岁编撰之稿,其可求者,为季刚先生年谱撰成。”(《黄焯文集》第246页)E书联盟www.book118.com3前言术的年谱,也缺

7、少一部高质量的《黄侃评传》。黄侃研究是一项光荣而严肃的学术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专家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但是,目前学术界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这是与其学术地位极不相称的。孟子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为了知人论世,减少误解,首先必须编纂一部信今传后的《黄侃年谱》。在编纂过程中,我们拟遵循如下几项原则:第一,尊重客观性。本谱继承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将客观性作为首要原则。我们的许多老师都以黄侃的再传弟子为荣,提到黄侃,无不肃然起敬;言谈之间,往往喜形于色。虽然我们与谱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传

8、承关系,在三传之列,但还是选择了“超家法”、“超学派”的学术立场,努力保持“价值中立”,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既不没其长,亦不护其短。黄侃为人通脱不羁,性情乖张,旧时代的文人习气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难免遭到同时代的钱玄同、周作人、吴承仕、杨树达、吴虞、汤国梨、马叙伦、吴梅等名流的非议。本谱无意“为尊者讳”,坚持秉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