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

ID:18180069

大小:5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15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_第1页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_第2页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_第3页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_第4页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三:诗歌2014-05-29360doc个人图书馆  第一课时了解诗歌,喜欢诗歌,读懂诗歌中国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的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永不停息,一直感动着我们。了解诗歌,喜欢诗歌,用我们生动活泼的心灵,来欣赏古典诗歌中那些伟大的、美好的生命,是学习古代诗词的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人禀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应物斯感”,我们面对外在的一切物象,我们就应该有所感应,“外物”的这个“物”,是草木鸟兽之物,是离别相聚之事;“感物吟志”,是指面对外在物象的种种变化,心灵感情自

2、然有一种感受,比如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林花这一个小小的自然界的物象里,包含了对生命的短暂无常的感悟。大自然的一切,与我们的精神和心灵有相通之处。我们作为一个人,有心灵有感情,我们应该与诗词有一种天然的亲近。那么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呢?怎样判断一首诗的好坏呢?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赏析出诗歌中那份兴发感动的力量。清代著名词学评论家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内心有了一种感发,情动与中,然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是诗歌孕育的开始。大自然会给予人感动,杜甫《曲江》诗中说:“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

3、人。”他看到一片花飞,就感到春光不完整和破碎了,何况等到狂风把万点繁红都吹落,更使人忧伤。但如果只是将外界的景物写下来,不见得是好诗,你要同时将心中感动的情意传达出来,才是好诗。晚唐有诗人写过这么两句:“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对偶工整,形象鲜明,色彩艳丽,但是这两句诗中没有任何感发的作用和内心的感动,这就算不上好诗。杜甫写过“群鸡正乱叫”一句,是诗人经历了“安史之乱”,经历了不知家人妻子生死存亡的长期隔绝和分离之后,回到自己家中写成的,它不美丽,但是有一种朴实真切的叙写,有一份深厚的亲切热烈的感情,所以是好诗。另外一种就是人世间的种种因素会给人感动,钟嵘的《诗品·

4、序》云:“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并列举种种“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等情状,然后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每个人都会对外物有感动,但是这种感动有深浅、厚薄、大小等的差异。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是一种清丽的美好的感发,但是它感发的生命,却缺少杜甫诗的那种深厚、博大的力量。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他整个生命、整个生活来写诗的,杜甫的“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不单是对蛱蝶和蜻蜓的欣赏爱恋,不单是他感受到的春光的短暂,而且还有一种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无奈。联系其这首诗中的“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们甚至还能感受到他对自

5、己那份“致君尧舜上”的理想不知何时能够实现的一种深切的悲哀。诗歌是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今人与古人之间,有着相似的情感,可以跨越千年,诗歌中就藏着这样的心灵密码。解读诗歌的过程,无疑也是破译这组心灵密码的过程。读懂诗歌,能够提高文学修养,培养高雅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歌的积累涵养者我们的心灵,是我们内心的自然流露,也是与人接触时呈上的第一张形象的名片。我们都不会忘记小时候曾经熟读成诵的那些诗歌,我们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在自己的言谈或文章中引用着它们,诗歌的滋养,如潺潺清泉,渗入我们的心灵,在不经意之间,那么自然地表达出来,maintenan

6、cemeasures,thereisabigsecurityrisk,managementhashadagreatimpacttothecity.3.1-8busterminalstationstatusinYibincitylayouts(4)hoursofoperationmostofYibincitybuslinesin5:30-6:20,andbasicallymeettheYibintravelneeds.Bus读懂诗歌,可以使我们与大自然息息相通,获得一种心灵的感应与滋养。古人吟咏自然风物,凭吊人文古迹,把自身的情怀感悟寄托于自然界的景象或物象之中,所以有大量的即

7、景感怀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等等。庄子曾经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读懂诗歌,就是要理解体会出自然与古人心灵之间的相通的情感,让自己也学会与自然对话,在自然中汲取天地精华,获得人生启迪。比如月,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对宇宙的深沉探问,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旷达不羁的浪漫情怀,韦应物“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时圆”的落寞企盼,还有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江南意象……无不让人或深思,或同感,或期待,或向往,当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