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ID:18186420

大小:88.5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9-15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_第1页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_第2页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_第3页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_第4页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甘肃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甘肃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科学技术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攻坚阶段。根据《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甘政发〔2006〕27号)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制定本规划。一、形势与需求(一)“十一五”科技发展重大成就。“十一五”期间,甘肃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依靠自主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

2、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快速提升,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跨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型甘肃建设时期。1.科技进步水平持续提高。2010年,甘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17位,增幅居全国第1位,创历史最好水平。2006—2010年,取得省级科技成果4160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励895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励42项。五年中,我省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总额达到156.1亿元,是“十五”的3.5倍;2009年,发表国际论文3793篇、国内论文7856篇,万名研究与发展人员科技论文数量居全国第6位。2.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启动实施装备

3、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资源高效开发、现代农业、生态环境等10个科技重大专项,解决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培育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2006—2009年科技重大专项综合投入产出比达到1∶6。2009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7.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63%,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6%。农业科技创新从源头创新、技术集成、成果推广三个层次推进,地膜覆盖栽培、农机化应用和节水灌溉面积分别达到1600万亩、1200万亩和100万亩,培育农牧业新品种(系)70多个,良种覆

4、盖率达到9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42.5%。3.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实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扶持行动、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等计划,构筑了一批产业化急需的人才聚集平台,建设了一批创新优势明显的人才群体,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培育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0.3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发展人员分别为5.6万人和2万人,比2005年增长11.5%和28.5%。万人研发人力投入8.6人年。两院院士1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892人,国家突出贡献

5、中青年专家90人,省级领军人才943名,省政府特聘科技专家29名。4.知识产权战略成果丰硕。“十一五”期间,省政府颁布《甘肃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甘政发〔2010〕49号),建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跨区域专利联合行政执法机制。专利申请与授权量快速增长,转化和应用速度进一步加快。申请专利11480件,授权专利6046件,分别是“十五”期间的2.2倍和2.5倍,专利授权量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比2005年分别增长57.3%、95.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0.3件,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5.科技

6、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各类研究开发机构399个,其中独立科研院所125家、普通高校35家。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科技园区4个、星火产业带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3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家。拥有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0个、创新型试点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18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5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9家,这些创新高地和转化基地基本涵盖了甘肃的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科技创新向高层次发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7、已初步形成。6.市县科技工作整体提升。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推进星火产业带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创新了科技服务“三农”的模式,延伸了市县科技工作内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864名科技特派员遍布全省,建立示范基地194个,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365项,引进新技术3469项,培训农民263万人次;36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带动企业投入27亿元,培育壮大了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河西、沿黄两个星火产业带健康发展,区域科技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14个,示范转化适用技术921项

8、,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97元;市县综合科技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得到整体提升。7.科技投入增速逐年提高。建立健全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