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ID:18189162

大小:19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5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_第1页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_第2页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_第3页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_第4页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板料成形回弹特征及其控制技术1前言回弹是板材冲压成形过程的主要缺陷之一.严重影响着威形件的威形质量和尺寸精度,是实际工艺中很难有效克服的成形缺陷之一,它不仅降低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还制约了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的实施,是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从理论上说,板材冲压成形过程可以被看作是板材经过塑性变形变为想要获得的形状的过程。然而实际上.板料尺寸.材料特性和环境条件使冲压成形过程的预测性和可重复性变得困难。以韧性金属板材为主的冲压成形件从模具上取出后,必然产生一定量的回弹。回弹是板材冲压成形的3种主要缺陷(起皱.破裂和回弹)中最难控制的一种,因为它涉及到对回弹量的准确预示.不同的材

2、料和尺寸的零件其回弹规律大不相同,单凭经验和工艺过程类比是很难进行准确的回弹补偿的.这就使得一个模具设计的周期变长.因此在板材冲压成形中回弹变形是使模具设计明显变复杂的一个基本参数。在大多数板材冲压成形中.强烈的非线性变形过程致使板料产生很大的弹性应变能.在模具与板料动态接触过程中存在于板料中的这种弹性应变能会随着接触压力的消除而自动释放掉,回弹的驱动力一般是朝着板料原始形状变形。因此,冲压成形中的最终产品形状不但依赖于凹模形状.而且依赖于成形后存储在板料中的弹性应变能。弹性应变能与许多诸如材料特性.接触载荷等参数有关,因此在成形过程中预测回弹变得很复杂.这也就给那些必须精确评估回弹量的设计

3、者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近40年来,有许多研究人员一直在对回弹行为进行着研究.并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法和计算机仿真算法.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就有限元仿真方法而言.在众多仿真算法模拟应用中,采用显式算法模拟成形过程.用隐式算法模拟回弹过程的方法最多;其次是冲压成形和卸载回弹过程都采用隐式算法。而G.Y-L.等学者提出一种新算法,冲压成形和回弹过程全部采用显式算法。U.Abdelsalam等学者还提出了采用一步成形算法模拟冲压成形过程,再用隐式算法计算卸载回弹过程.并应用该算法模拟了3个复杂冲压件的卸载回弹过程.这种算法的模拟精度虽然不高.但计算速度很快.可以为模具在设计阶段提供一个定性的参考方案。T

4、-C.Hsu等学者采用隐式TL(TotalLagrangian)算法,引入Hill--次方屈服函数模拟了轴对称问题的冲压成形和回弹过程。M.Kawka等学者采用静态显式有限元(实际上也是隐式算法)算法软件ITAS3D模拟了轿车顶盖和轮毂的多阶段成形过程,以及卸载回弹和切边回弹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以上这些对于回弹的研究只限于理论方面.其与实际试验的对比验证还鲜有涉及。对于如何补偿所产生的回弹及所谓的回弹控制在试验方面的验证尤其对于新型的高强度材料研究甚少。本文将从这方面着手进行回弹控制的研究。事实上.克服回弹缺陷的方法有很多。一是要在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设法将回弹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

5、围内;二是如果实在回弹量很大且难以控制(如轻量化的高强钢板成形回弹问题).就必须借助于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回弹补偿技术重新构造加工型面,以确保加工精度。此外,温控成形技术也是有效抑制甚至消除回弹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减小回弹的控制技术。2回弹控制技术为了避免回弹补偿带来的冲压模面设计的困难,对于许多成形问题,首先希望利用回弹的控制技术来尽可能地消除回弹。在本文中,首先分门别类地介绍回弹特性和控制方法。所有由弯曲产生变形的金属板材成形过程的表征是,由弹塑性材料特性引起的板材厚度方向不均匀的位移分布而导致回弹现象的产生。当某一冲压件成形完毕.即在成形步骤的结尾.板材体积内存在

6、着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与工具的接触力相平衡。当工具被释放.就是把成形件从模具上卸下时.板材将寻找新的平衡位置.局部残余应力被释放,导致成形件的最终尺寸与预期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即回弹现象的产生。也就是说.回弹主要是由于弯曲部位外侧(拉伸)和内侧(收缩)的应力差而引起的。因此。为了减少弯曲变形的回弹。可以考虑给弯曲部位施加外力以消除应力差。但是.因产品形状和模具结构等而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图1a给出板材拉伸卸载的应力应变曲线.图1b给出板材弯曲后的卸载回弹特征。为了减小弯曲变形产生的回弹,应该在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屈服应力小的材料。高强度钢板的屈服应力明显高于普通金属板材,这类材料

7、的回弹量往往很大。成形板材的厚度对弯曲回弹影响也很大,通常,板越厚,回弹量越小。此外,工具角部的弯曲半径对回弹影响也不可忽视,弯曲半径越小,成形卸载后的回弹量越小。因此。,在板材可成形性允许条件下,应尽可能减小模角半径。下面针对不同的回弹机制,介绍几种抑制回弹的具体方法和策略。2.1局部压缩减小回弹方法如图2,利用压缩工艺在弯曲部位压缩板料外侧(将板料在该部位压缩到大约使厚度减小5%-30%),且不让弯曲内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