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

ID:18212967

大小:10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5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_第1页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_第2页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_第3页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_第4页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州地区红色土壤的研究广东省化州市第一中学组长:苏俊豪组员:李天娥陈江楠唐文芳廖兴淦红壤(redearth),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化州地区的土壤为典型的红壤,我们对此产生了兴趣,通过一些实验了解了红壤的一些性质,并通过寻找资料进行了更深层的探究。1、关于红壤的几个实验Ⅰ、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红壤的一些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的了解。Ⅱ、实验内容:①红壤浸出液PH值的测定。②红壤中一些可溶性离子的检测。③红壤中氧化铁成分的检测。Ⅲ、取样:①号土样于学校后山用小铲挖取地面土壤,除去碎石及草木屑后置于干净塑料袋中,②号土样于某开挖的山坡底部(目测距草木层约4m)用小铲取样。Ⅳ、实验步骤

2、及现象①红壤浸出液PH值的测定实验步骤:将土样置于研钵中研成粉末状,用天平称取10g土样,置于烧杯中,分数次加入6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澄清、无色滤液,以PH计测量①号土样平均PH值为5.30,②号土样平均PH值为3.82。②红壤中一些可溶性离子的检测实验步骤:用洁净铂丝蘸取①中所得滤液(1号土样),于酒精灯火焰外层灼烧,观察到较明亮的黄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未看到紫色。将滤液分装于3支试管中,编号为1、2、3,往1号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试管中出现乳白色混浊,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往2号试管中滴加H2S溶液,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无Cu2+、Ag+等重金属

3、离子,往3号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未见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无Ba2+。称取10g土样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搅拌后过滤,往滤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滤液变浑浊,仔细观察,浑浊为白色絮状物,继续滴加NaOH溶液,浑浊逐渐消失。推断浑浊可能为Al(OH)3,进一步检测,确认其确为Al(OH)3③红壤中氧化铁成分的检测由于红壤呈红色,我们猜想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铁。实验步骤:将土样置于研钵中研成粉末,称取10g土样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搅拌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数滴KSCN溶液,滤液变为浅红褐色,由此推断滤液中可能含有Fe3+,但量较微。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我们制作了如下表格可溶性离子Na+C

4、l-K+Cu2+Ag+Al3+Ba2+Fe3+结果YY一一一Y一Y(“Y”表示有,“一”表示未检测到)以2号样品的滤液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基本一致。Ⅴ、实验分析及评价5对①中实验结果我们感到较意外,因为所取土样中②土样酸性较强,我们怀疑是土样受到酸性物质污染,或实验仪器或操作出现了问题,但经检查,仪器及操作均无问题,后经查找资料获知,深层红壤的PH值约为4.0,与②号土样(深层土)PH基本吻合。实验②中由于实验条件所限,我们只检测出Na+、Cl-、Al3+三种离子,对其他含量较微的可溶性离子,未检测出来。实验③中,我们往加入了KSCN溶液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浅红褐色逐渐褪去,但并

5、未生成沉淀,这说明滤液中Fe3+的量是极微的。为了对红壤的性质作进一步了解,我们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2.红壤的分布红壤主要分布于非洲﹑亚洲﹑大洋洲及南美洲、北美洲的低纬度地区﹐大致以南北纬30°为限,常见于热带雨林区。欧洲特别是在地中海东岸和巴尔干半岛地区也有类似于红壤的土壤存在。东亚地区北起长江沿岸﹐南抵南海诸岛、南洋群岛﹐东迄台湾﹐西至云贵高原及横断山脉的范围为红壤的重要分布地带,红壤地区雨量大,降雨集中,有时一次降雨可高达200-300毫米以上,当地面覆盖差时,暴雨就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如中国红壤区的年均温为15~25℃﹐≧10℃的积温为4500~9500℃﹐最冷月均温为

6、2~15℃﹐最热月均温28~38℃﹔年雨量为1200~2500毫米﹔冬季温暖干旱﹐夏季炎热潮湿﹐干湿季节明显。红壤是种植柑橘的良好土壤。红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红壤呈酸性——强酸反应。丘陵红壤一般氮、磷、钾的供应不足,有效态钙、镁的含量也少,硼、钼也很贫乏。并常因缺乏微量元素锌而产生柑桔“花叶”现象。红壤是中国铁铝土纲中位居最北、分布面积最广的土类,总面积5690万hm2,多在北纬25°~31°之间的中亚热带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年平均气温16

7、~20°C,>10°C积温5000~6500°C,年降水量800~2000mm,干燥度<1.0,无霜期225~350天,是湿热的海洋季风性典型亚热带气候区。3.种类划分根据红壤成土条件、附加成土过程、属性及利用特点划分为红壤、黄红壤、棕红壤,山原红壤、红壤性土等5个亚类。红壤  具有红壤土类中心概念及赋予的典型特征,大部分已开垦利用,是红壤地带重要的农林垦殖基地。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为10~15gkg-1,熟化度高的可达20gkg-1;一般养分含量不高,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