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ID:18220337

大小:5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5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_第1页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_第2页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_第3页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_第4页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科目一、A型题:共7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哪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E.标本同治2.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寒极生热D.寒者热之C.阴损及阳D.重阳必阴E.阴中求阳3.《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D.阴中求

2、阳,阳气充盛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4.《灵枢·本神》所言"因志而存变"谓之A.志B.智C.虑D.意E.思5."肺为水之上源"是指其能A.宣发布散津液B.其气肃降,有利于大肠主津C.辅助心脏,转输气血津液D.肃降水液,通调水道E.宣发卫气,调节汗液排泄6.肝的生理特性是A.主疏泄,调畅气机B.主藏血,调节血量C.喜条达而恶抑郁D.主血海而调冲任E.主筋脉,开窍于目7."肾为气之根"主要指A.肾为五脏阳气之根本B.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沉C.肾主膀胱的气化开合D.肾主水液的蒸腾气化E.指元气由肾精所化生8.津液

3、代谢与下列哪组脏腑最为密切?A.脾、肾、小肠、三焦B.脾、肝、肾、三焦C.肺、肾、三焦、小肠D.肺、脾、肾、三焦E.心、肾、小肠、膀胱9.十二经筋多结聚于A.胸腹部B.肌肤体表C.关节和骨骼附近D.四肢末端E.头面及项部10.《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可致A.脉凝泣而变色B.皮槁而毛拔C.筋急而爪枯D.肉胝胎而唇揭E.骨痛而发落11.《灵枢·经脉》说何经"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A.手少阴心经B.任脉C.冲脉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12.《素问·诊要经终论》载,临床见"戴眼,反折,瘛疚,其色白,

4、绝汗乃出",为何经气血衰竭?A.太阴之脉B.少阴之脉C.阳明之脉D.少阳之脉E.太阳之脉13.气逆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不确切?A.嗳气,呃逆B.头胀痛,甚则昏厥C.咳逆气喘D.眩晕耳鸣如蝉E.面红目赤易怒14.易于出现阴虚阳亢(火旺)病理变化的脏腑是A.肺、脾、肾B.心、脾、肾C.脾、肝、肾D.心、肝、肾E.肺、脾、肝15.明清时期,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格式是由下列哪位医家提出的;A.张景岳B.陈士铎C.喻嘉言D.程国彭E.沈金鳌16.目润属A.目态主病B.目形主病C.目色主病D.目神主病E.目眦为病17.病

5、人口淡乏味,常提示A.肝脾不调B.脾胃湿热C.脾胃气虚D.肝胃不和E.食滞胃脘18.舌淡胖嫩而见黄滑润苔,其主病为A.湿热不化B.痰湿内停C.内有食积D.阳虚水湿不化E.脾虚运化无权19.咳声重浊,痰稀色白为A.风寒B.痰湿C.燥热D.脾虚E.肺气虚20.提示疾病发展转折点的是A.自汗B.盗汗C.蒸汗D.冷汗E.战汗21.解索脉的表现是A.脉在筋肉之间,乍疏乍密B.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脉在皮肤,如虾游水D.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E.脉在筋肉之下,如指弹石22.脾气虚弱与寒湿困脾的鉴别要点是A.

6、不思饮食B.口淡不渴C.腹胀便溏D.苔白厚腻E.脉缓23.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闷喜太息,苔黄腻,脉弦滑,可诊为A.胆郁痰扰B.脾胃湿热C.肝胆湿热D.肝火上炎E.心肾不交24.症见胁肋胀痛,胸闷太息,纳食减少,腹胀便溏,肠鸣矢气,可诊为A.肝气郁结B.肝胃不和C.食滞胃脘D.脾胃气虚E.肝脾失调25.在下列症状中,哪项不符合脾肺气虚的临床表现?A.咳喘短气,痰稀色白B.胸闷,善太息C.食欲不振,腹胀便溏D.倦怠乏力,少气懒言E.舌质淡,苔白,脉弱26.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有血,喝

7、喝而喘,心如悬若饥状,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属于A.足阳明胃经病证B.足太阴脾经病证C.足厥阴肝经病证D.足太阳膀胱经病证E.足少阴肾经病证27.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坐卧不安,口渴,舌红苔黄,脉数,属于A.热壅于肺B.热扰胸膈C.热在肺胃D.热迫大肠E.热人心包28.朱砂入药的正确炮制方法是A.水飞B.炙C.煅D.煨E.淬29.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A.重镇安神药B.平肝息风药C.开窍药D.清热药E.

8、泻下药30.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功效的药物是A.薄荷B.牛蒡子C.蝉蜕D.升麻E.葛根31.孕妇忌用的药物是A.天花粉B.淡竹叶C.夏枯草D.密蒙花E.芦根32.牛黄、熊胆都具有的功效是A.开窍B.化痰C.利咽D.明日E.止痉33.下列哪项不是大黄的功效?A.清热泻火B.解毒C.消肿散结D.止血E.活血祛瘀34.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药物是A.海金沙B.石苇C.冬葵子D.灯心草E.赤小豆35.柿蒂的性味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