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ID:1822403

大小:3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3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_第1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_第2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_第3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_第4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浅析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农民;养老保障论文摘要: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文章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政府责任、法律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具体对策。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迫切需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养老制度

2、。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让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稳定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如果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将难以实现。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也历经15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上看,农村养老保障工作依然处在低水平,广大农民面临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加剧的严峻挑战,农村养老保障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层次低我国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城镇职工。占全国

3、总人口近70%的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只是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绝大多数普通农民得不到这方面的政府补贴,导致农民投保的积极性很低。农村现在的参保对象大多集中在部分村干部和“双女”结扎户,直接影响到保险基金的额度,保障水平也极其有限。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项目除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

4、,养老保险、社会福利等基本上无从谈起。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的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当低。(二)农村养老保障缺乏法律规范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尚未确立,养老保障法规不成体系,使农村养老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目前,各地有关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改革措施层出不穷,但法规政策大多由地方政府各自制定,国家缺乏统一权威的法律安排。这严重影响了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进程。有的地区将养老保障基金征缴、管理、使用集于一身,有悖于国际上将征、管、用分离的通行做法,致使基金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

5、这致使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通过行政性文件发布的具体实施办法缺乏法律权威,导致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三)农村养老保险地区不均衡农村养老保险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现实中,农民享受不到政府补贴,降低了农民参加保险的积极性。农村养老保障实行地区分级管理模式,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由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决定: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收人较高,参保意识较强,参保率高,社保基金作用发挥得更充分,反过来又激励了更多的参保人员,形成良性循环。但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参保农民的保费基本或完全是由农民自

6、己缴纳,基本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参保率低,社会养老保险有名无实。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对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包含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四个原则。(1)保证基本权利的原则,包括生存权利、社会保障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等。(2)机会平等的原则。(3)按贡献分配的原则。(4)社会调剂的原则。也就是对一次分配后形成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调整,使社会成员普遍地共享发展的成果。这就必须建立健全有效的以所得税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转移支付体系。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

7、的应有之义,也将对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完善农村养著保障制度,有利于农村和谐发展土地对农民来说有着养老、失业保障等功能。但是,我国农业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是负效益产业了,农民人均现金收人在平均线以下的已经高达约70%,农民收人零增长或负增长已经达到约50%,土地保障功能日渐弱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转变,将财政资源配置由偏重城市向城乡协调转变,使得公共产品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给予农民公共财政的

8、直接补贴,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人,保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农民从土地保障到现代社会保障的飞跃,同时为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