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ID:18226351

大小:1.1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9-15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_第1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_第2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_第3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_第4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教学目标】1、学会用教育调查的方法总结新课程学业考试改革的成果2、学会用新课程理念评述“中考”、“会考”“、高考”3、学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考试质量评价方法【引言】自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在高中起始年级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基础上,2005年江苏省和福建省也将加入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阵营”,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区)将增加到6个。与此同时,与新课改相伴的各省(区)自定的高考方案也已提上日程。本章将着重探讨新课程下高考化学科改革方向、命题原则及评价改革动态。考试是对人的知识

2、、智力和技能等方面的一种测量,也是教育的一种伴生现象。可以说,有教育,就必有考试。如果说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程和考试就像它的左右翼一样不可少。【教学内容】第一节考试评价的素质教育功能一、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与考试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素质的形成是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全面的主体性品质的过程,在这一内化过程中教育无疑是必须借助的条件之一。而作为教育过程中起测量作用的考试,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试和应变能力;而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而,考试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具有工

3、具属性,不具有教育的本质属性。作为检查教与学的情况和具体方法的考试,应试教育可以用,素质教育也可以用。应该看到的是,考试本身就具有二重性,既可以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把另一部分学生推向辍学、厌学的边缘;既可以选拔人才,又可能埋没人才。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使考试发生异化、使本身从属教育为教育服务的考试,变成了一根凌驾于教学之上的“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考多难,就教多难。应试教育把考试变成了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不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而是真正把考试作为检查教学

4、的一种手段,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这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考试问题上的分界线。(二)素质与考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考试的内容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其是否真正考出了学生的素质水平。良好的素质一经形成,必须对考试做出积极的反映,使考试取得圆满的结果。并且应当表现出:  第一,高分体现高能。科学的考试,能够全面地考查出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反映考试的结果,高分者决不是低能者;低能者,或只会记忆知识的人,是低素质的人,必然是考试的失败者。  第二,高能必然经得起高分检验。对高素质的学生而言,考试

5、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能力、展露才华的机会,优良的素质是任何考试也考不倒的。可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关键在于设什么样的考试和如何使用考试,怎样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考试制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发挥考试的素质教育功能。二、考试的素质教育功能  考试应该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考试有着重要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考试的结果上看,考试这种测量表现出对于人的素质水平具有评价功能;对于人的素质发展过程具有诊断、反馈、促进及预测功能。  从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看

6、,考试还具有教育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正是由于考试本身具有的测量、教育、社会性三大功能,使它成为实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赋予了现代考试的三大意义:(一)考试是教育测量的工具──考试的一般含义(二)考试是教学结果的反馈──考试的学校意义(三)考试是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考试的社会意义。第二节世界性考试评价改革的趋势探讨一、一些国家教育考试改革简介一、国外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简介世界各国教育考试改革的做法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思路相近。即:在“中等教育正常化,大多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高校生源质量必将提高”的基本指导思想下,

7、将用于教学评价的水平考试和用于升学的选拔性考试分离,各司其职。分别设计不同的考试目标、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方法。考试结果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国外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特点与趋势可概括为以下5点:一、减少考试次数,强化课程作业,把经常性的形成评价同若干关键年龄段所举行的校外统一考试相结合,以便在较宽松、自主的环境下全面落实教育目标。二、无论是考试制度向来比较严格的国家,还是较宽松的国家,对于考试“这根弦”的拨弄,基本上呈现出小学阶段较宽松、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相对绷紧的趋势。三、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课业发展评估中

8、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采用。四、重视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在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心理发展评价中采用测量手段和非测量手段相结合,并大量使用等级评定量表,同时,学校记录和学生成绩书面报告单得到普遍重视。第三节化学新课程考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