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

ID:1822817

大小:86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3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_第1页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_第2页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_第3页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_第4页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袖窿深、袖山高的合理确定卢丽萍【摘要】衣袖与袖窿相匹配是影响服装设计、裁剪和缝制的关键。袖窿的形状受前胸宽、后背宽和胸围大小的控制,也随着袖子的变化而变化其窿深。袖山高不仅决定了袖肥,与之相匹配的袖窿、肩线、衣身的加放量也随之变化。这一切的变化使袖窿成为袖山的最佳配比。【关键词】袖窿、袖窿深、袖山、袖山高。前言:袖窿的形状受前胸宽、后背宽和胸围大小的控制,也随着袖子的变化而变化其窿深。在衣袖结构中,袖山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了袖肥,与之相匹配的袖窿、肩线、衣身的加放量以至整体造型风格也相应地随之变化。这一切的变化都必须使袖窿成为袖山的最佳配比,也就是袖窿弧线是袖山弧线的最佳配比

2、。怎样解决好袖窿与袖山的配合,才能达到装袖的外观造型与舒适性的统一呢?一、袖窿大小与形状袖窿的结构对袖子的造型起着重要的作用,袖窿的面积越小越有利于手臂的运动,袖窿的最小面积范围,是当手臂下垂服帖在衣身时,腋窝的底部不触及袖窿缝头为宜。袖窿的面积由袖窿深和袖窿宽决定。袖窿宽度由人体侧面厚度与手臂上端的围度决定。袖窿深随款式的变化而变化,服装的宽松度越大,袖窿深就越大。袖窿的形状一方面取决于袖窿的深度,袖窿深越大袖窿弧线的弯曲程度越小,则有利于手臂的活动。反之袖窿深越小,袖窿弧线弯曲程度越大,手臂活动范围越小。另一方面又受外观造型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一些宽松型服装中。例如:茄克衫、衬衣、外套等

3、,这类服装的袖窿形状经常处理成方形、圆形或直线与曲线所构成的多种形状。而一些适体的服装如西服、女两用衫,则处理成肩部凸起两侧凹进的形状。二、袖窿深的确定 按胸宽、背宽、袖窿与胸围的关系袖窿与人体臂根围相吻合,形状与尺寸来源离不开人体。在服装袖窿结构与形状的研究中,一是解剖人体,观察人体臂根围截面,能直观并且详细的了解到眩骨、三角肌、胸大肌、棘上肌、前后腋窝下脂肪层等内部关系。二是用蛇型尺在人体臂根围进行精确测量,在保证不变形的情况下,拓画在纸上,这样也能清楚的观察到外型轮廓线。同时,可以准确测量臂根围度尺寸,建立起袖窿结构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正常人体的抽样测量和数据分析可知,其中袖窿是根据人体

4、腋窝的截面形状设计的。它们所占胸围的比例(见图1)。图1  即:前胸宽=紧胸围的18%; 后背宽=紧胸围的18%;腋窝宽=紧胸围的14%;腋窝深=紧胸围的13.7%;腋窝围=紧胸围的44.3%。体型胖瘦对上述比例的影响。当体型胖时,服装的胸围偏大,相应地胸宽和背宽也按比例加大。胸围较大的服装,其袖窿深的值与其胸围的增大不完全呈等比。胸围偏大与胸围适中的服装的袖窿深相比,袖窿宽加大的比例超过袖窿深加长的比例,也就是说,在加大袖窿宽时,应适度加深袖窿深,达到衣袖款式和功能的要求。当体型较瘦时,服装的胸围偏小,胸宽和背宽也会按比例减小,袖窿深也随之减小,但手臂本身并不一定很瘦弱,需要按正常胸围服装

5、的袖窿深,加以调节使袖窿部位的松量合适。以上这些比例是根据人体紧胸围来计算的,不能直接用于服装制图。服装与人体之间总是保持一定的间隙,胸围需要一定的放松量,通常采用公式加定数的方法来计算。四开身上装:前胸宽:1.5/10胸围+3cm;后背宽;1.5/10胸围+4cm;袖窿深:1/10胸围+8~10cm。三开身上装:前胸宽:1/6胸围+1.5~2cm;后背宽:1/6胸围+2~3cm;袖窿深:1/6胸围+2cm。袖窿深应随款式不同而变化,夏天单衣可设定为B/6+1;春秋上衣为B/6+3;冬季大衣为B/6+5。正常体型的袖窿深是多少呢?如果胸围是100cm,那么以1/6胸围计算,袖窿深=1006=

6、16.6cm.要加上肩上走平的部分需要2cm宽.腋下松量2.5~3cm,总计是16.6+2+2.5~3=21.1~21.6cm高。公式表达就是B/6+4.5~5cm。三、袖山的大小与形状袖山为袖之始,处于肩袖转折点上,决定着肩袖部的造型美观,是袖子造型中的重要因素。袖山指圆袖的顶部,其形状为拱圆,成山顶状。故称袖山。袖山的形状和长度应和袖窿存在正确的吻合的对应关系。从理论上讲,袖窿与袖山曲线在量上应该是相同的,由于肩凸点的造型特征,在实际设计中,袖山容量要比袖窿大些,以使肩点袖山处丰满。而在袖山弧长一定的条件下,袖山可以有各种形状。(一)袖山的大小取决于袖窿的围度通常情况下,袖山弧线的长度大

7、于袖窿围度3~5cm,在缝合时,将袖山多余的部分作吃势处理,从而使袖山向上凸起使袖子的造型更加丰满美观,以此来体现人体肩部的造型。袖山弧线的大小与袖山高和袖肥成正比关系,袖山越高袖山弧线越大,袖肥越大袖山弧线也越大。(二)袖山的形状一般与袖窿形状相对应当袖窿深增大时,袖窿弧线的弯曲程度也相应的减少,将这种变化方式称为“对应式”,袖山的高度还决定着袖子的合体程度和臂部活动受限的程度。袖窿与袖山结构的吻合包含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