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

ID:18231015

大小: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5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1页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2页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3页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4页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格式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结业论文(设计)内容、格式要求课程结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和能力进行全面检验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种重要考核手段之一。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课程结业论文工作,特对其格式做如下具体要求。(一)结业论文的内容及具体要求1.封面:附件1。2.题目:题目要对论文(设计)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尽量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3.摘要:摘要应简要说明结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字数一般为150-300字。4.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

2、取出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选取3-5个。5.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一般包含两级以上标题。6.正文: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结业论文的文字不少于5000字。论文(设计)应叙述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结业论文(设计)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数字标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

3、一)”“1.”“(1)”“①”或者“1”“1.1”“1.1.1”……文中图、表要有图、表名(题),并按顺序排序,标明“图X”或“表X”。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文(设计)时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结业论文(设计)内容直接相关的文献为主。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

4、不应断章取义。每篇结业论文应查阅不少于4篇(部)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我国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即: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对文献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英文三位作者后面

5、加“etal”。各类参考文献标识、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1)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⑨数据库[DB] ⑩计算机程序[CP]⑩电子公告[EB](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

6、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B.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46(3):317-323.[2]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

7、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4]MesquitaAC,MoriMN,VieiraJM,etal.Vinylacetatepolymerizationbyionizingradiation[J].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2002,63:465.(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2]KortunG.Reflecta

8、nceSpectroscopy[M].NewYork:Spring-Verlag,1969.[3][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2]EibenAE,V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