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

ID:18234612

大小:1.5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16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_第1页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_第2页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_第3页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_第4页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科考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中考化学科考点大全——沪教版教材上册部分【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知道:中国古代化学工艺著名成就: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瓷器。2.知道: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3.知道:钢铁年产量的1/10因锈蚀而损失掉。4.理解:探究铁生锈消耗氧气实验的原理。5.了解:验证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6.知道: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7.

2、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8.知道:金刚石的有关组成和性质(硬度、可燃性、元素组成)。9.了解: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等要素之间的决定关系。10.学会:对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分析。11.学会:探究面粉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12.学会:判断常见变化的属性。13.学会:对物质常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14.知道:“烟”和“雾”的区别。15.学会: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16.理解:铜绿色、态等物理性

3、质、组成元素、两点化学性质(可综合)。17.理解:镁带的物理、化学性质。18.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化学实验】19.知道:附录一中所有仪器名称及基本用途。20.学会:附录一中列出的几种基本操作。21.学会:完成简单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22.了解:实验药品分类摆放,剩余药品的如何处理。2923.学会:实验安全原则。包括:不接触、不品尝药品味道,正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酒精灯的安全使用,可燃性气体的使用原则、实验注意点。24.学会: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酸碱泄漏处理,洒出酒精着火处理。【第2

4、章我们身边的物质】〖第一节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5.学会:捕捉空气的实验方法。26.记住: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27.理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28.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了解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的道理。并能从微观角度根据示意图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29.了解: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及其主要用途。30.了解: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31.学会:对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第二节性质

5、活泼的氧气〗32.记住:氧气的存在、自然意义及常见物理性质(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33.了解: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包括:木炭、铁丝、蜡烛、红磷、硫磺等。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学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34.了解: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涵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35.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36.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37.掌握: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不对此概念进行辨析和探究)。〖第三节奇妙的二氧化

6、碳〗38.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意义、主要产生途径(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呼吸作用)、主要消耗途径(光合作用和溶解在自然界的水中)。39.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态”及其主要用途。特别是干冰的广泛用途。40.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了解碳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学会检验二氧化碳以及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41.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42.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43.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具体实验方法。44.了解: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知道在生活中预防的方法。〖第

7、四节自然界的水〗45.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2946.了解: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体积比)。47.知道: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包括玻璃管对火焰颜色的影响)48.学会:氢气燃烧产物的检验方法。49.学会:学会两种基本操作:蒸发和过滤。50.知道:硬水的概念及其危害。51.了解:自然水和纯净水、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52.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节约用水等社会问题。并能进行简要的阐述。【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53.理解: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

8、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大”等基本观点。54.学会:探究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法。〖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55.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