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ID:18248454

大小:302.1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5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1页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2页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3页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4页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6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6月Vol.37No.6JournalofSouthwestChina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Jun.2012文章编号:1000-5471(2012)06-0051-06云南省玉米灰斑病菌孢子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①卢灿华1,罗雁新1,沙本才1,吴毅歆1,毛自朝1,何月秋1,21.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明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中心,昆明650201摘要:为探明玉米灰斑病在云南省发病较重的原

2、因,该试验在田间条件下,采用人工喷雾接种玉米灰斑病菌,研究玉米灰斑病潜育期、病斑产孢、孢子飞散以及菌龄、温度、湿度和光照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玉米灰斑病在感病品种会单4号上的潜育期为12~13d;病斑产孢量随显症天数的增加呈单峰曲线,显症后24~27d病斑产孢量达到最大值;玉米灰斑病菌孢子主要在夜间飞散,风或雨有助于孢子的飞散与传播;菌龄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大,随菌龄的增长,孢子萌发率降低;在10~30℃时,分生孢子均能萌发,但以22℃最适,35℃以上或4℃时均不能萌发;水滴有利于孢子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关键词:

3、玉米灰斑病;潜育期;病斑产孢;孢子飞散;萌发中图分类号:S435.131文献标志码:A玉米灰斑病又称玉米尾孢菌叶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1]andDoniels侵染引起的叶部病害,近年来在北半球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该病最早于1925年在美国伊[1][2]利诺斯州南部的亚历山大县发现,在我国最早于1991年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危害.起初发现玉米灰斑病[3]时,由于其发生频率较低,症状在玉米生长后期出现,产量损失少,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20年来,[4][5][6]由于全球气候变

4、化,玉米种质资源抗性差,病原菌菌株分化,土地免耕和品种单一化种植以及化学[7]杀菌剂成本高、防效不稳定等原因,玉米灰斑病危害程度不断加重.目前灰斑病在我国的黑龙江、辽宁、[4]吉林、河北、山东、湖北、重庆、四川和云南等省市均有发生,该病在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发病较轻,而在西南山区发生较为严重.该病自2002年于云南省龙陵县首次发生以来,至2010年在全省均有发生,特别是在山区,甚至无一地块幸免,引起的损失因年份、地理环境和品种而异,产量损失一般在5%~30%之间,严重时产量损失可达60%以上,甚至绝收.[8-9]湿度是影响玉米灰斑病

5、发生和流行的重要环境因子,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利[9]于病害的发生和扩展.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品种布局和栽培方式各异,玉米灰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不一.为探明玉米灰斑病在云南省发病较重的原因,笔者在田间条件下,人工接种玉米灰斑病孢子,观测病斑产孢和孢子飞散,并在实验室内观测孢子萌发的特性,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品种栽培管理和接种玉米品种:种植玉米高感品种会单4号,用于测定病菌的产孢能力.试验地按南北向设置,采用宽窄①收稿日期:2011-03-29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NG19

6、);云南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卢灿华(1985-),男,云南洱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通信作者:何月秋,教授.52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u.cn第37卷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株距25cm.玉米苗移栽后管理同常规.[10]病菌菌株:将-80℃冰箱保存的菌种于玉米叶粉碳酸钙琼脂培养基(MLPCA)上活化后,转接于放有玻璃珠的液体马铃薯汁蔗糖(PS)培养基中,于25℃,125r/min摇床上培养15d,将菌液均匀涂布于玉米叶粉培养基上培养8d,用含0

7、.01%Tween-20的灭菌水洗下孢子,制成体积分数为1×1056个/mL~10的悬浮液,于玉米大喇叭口期,傍晚采用喷雾法接种.1.2试验方法1.2.1病斑产孢量的测定接种后,待出现明显病斑时,从田间病株上取大小为3cm×3cm的病样,一部分置于25℃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保湿24h,另一部分直接将病样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不保湿.两种方法均用5mL无菌水洗下孢子,用血球计数法在显微镜下读取病斑孢子数.每隔3d取样1次,每次6个重复,各重复读取5个数值.1.2.2孢子飞散的观测玉米灰斑病菌孢子飞散的观测采用玻片法,每次于早

8、上10:00开始观测,将医用凡士林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放于接种田的垄间固定位置,观测1天内孢子的飞散,每隔2h换1次载玻片,并及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孢子数.采用HOBOH8温湿记录仪记录田间温度和相对湿度.2008年的观测日期是9月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