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

ID:18250111

大小:1.62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9-16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_第1页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_第2页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_第3页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_第4页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名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课题批准号:BGA050020课题类别:国家一般课题课题资助经费:5.5万学科分类:教育发展战略课题鉴定时间:2011年6月课题负责人:楼世洲浙江师范大学主要成员:曹荣庆、刘晓明、熊才平、陈明昆、张翼、张天雪、徐莉亚、傅林峰、周红霞、宁业勤、芦丹丹、张丽珍、康春花、高燕南、王金平、项伟、刘超、崔巍59研究总报告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序言】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BGA050020)由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楼世洲主持实施。其目的是为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定量评

2、价的进一步探究及指标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为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整套系统方法,并提出了一个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衡量区域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动态特征。【摘要】区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是衡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建立一套科学、严密、完整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评估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而对区域教育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揭示现实与发展目标的差距,找出区域教育存在的不足,及时提供决策依据,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课题选择文献分析、国际比较、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

3、历史时期教育发展指标分析,主要对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进行描述判断和预测设定,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能客观反映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程度状况的指标模型。通过考察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区区域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教育综合实力的发展状况和变化特征,实证这一指标模型方法能描述教育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预测发展趋势,为我国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参照。为深化研究,课题发展了8个子项目,拓展了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这一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考察了省域高等教育就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职业教育与经济市场关系,县域基础教育均

4、衡发展指标和信息化指标,微观学校和教师发展评价指标。这一指标体系框架为营建良好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内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59【内容结构图】图1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内容结构图59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总报告一、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一)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时期,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受其制约和影响,教育与经济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如区域经济与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协调;教育在区域发展上的不均衡现状,教育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等等。因而,教育发展的区域可持续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区域教育

5、指标体系研究是系统研究区域教育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衡量区域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的前提性工作。科学阐明有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预测和规划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建立科学测量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多尺度、严密完整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此模型描绘出各省份教育发展差异现状,科学阐明有关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且有效地预测各省域间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变化的基本趋势,为完善国民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决策建议。1.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区域间教

6、育发展差异的测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我们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有效地监测和预测。2.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反映区域教育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前瞻未知。由于指标的选取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选取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尽量能够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教育现状。3.通过对各省份教育发展水平的研究,可以比较科学地预测各省域间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变化的基本趋势,为今后,尤其是“十二五”期间地方政府决策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减少政府的教育行为的随意性

7、和盲目性,实质上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教育发展的效益。研究内容分为:1.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旨在对反映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水平变量的选择。2.确定区域教育力的各子指标体系的权重及内部变量的计算。3.构建出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模型。4.结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具体教育发展情况,计算出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数,这主要是从表征教育状况的水平指数、协调指数、结构指数来考察各地区的区域教育发展状况。5.揭示我国“十五”“十一五”期间31个省区教育发展的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变化原因以预计变化规律和趋势。为今后地方政府决策

8、教育发展,为减少政府的教育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教育发展效益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二)研究假设591.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