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

ID:18263630

大小:261.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16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_第1页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_第2页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_第3页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_第4页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博士德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发布时间:2011-12-0822:38点击次数:186免疫组化SABC法与SV法的比较SABC法:ABC代表的是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和生物素标记的酶。SABC(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就是StreptAvidinBiotinComplex的英文缩写。这一方法集中体现了目前最先进的免疫组化所必必具备的高敏感性、特异性及操作快速、简便的所有特征。基本原理:亲和素(Avidin)存在于鸡蛋中,分子量67000。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具有对生物素近乎于共价键的结

2、合力。链霉亲和素是一种从链霉菌(StreptomycesAvidinii)培养物中所提取的蛋白质,分子量47000,不含糖链,等电点IP=6.0-6.5。和亲和素一样,也有四个生物素结合位点,亲和力高达10-15M。和亲和素相比,链霉亲和素更为完美。现在经过改进的亲和素等电点IP可以达到7.0,明显地消除了原碱性蛋白特征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吸附。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即维生素H),分子量244。生物素活化后,可以标记抗体和酶而不影响其活性。链霉亲和素—酶复合物可以起到放大信号的作用,这是SABC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基础。 SV(SuperVision)两

3、步法:是用聚合标记方法将过氧化物酶连接到二抗上,形成类似于章鱼的超大分子抗体-酶聚合物,替代传统方法中的二抗和三抗。这种聚合物拥有强大的信号放大能力,同时有很强的组织细胞渗透力,经检测其灵敏度高于同类产品,特别是针对核抗原,其渗透性特别强,适合免疫组化的应用。此系列检测试剂与传统的三步法比较具有简单,快速,高敏感,低背景等特点。原理示意图:用聚合标记方法将过氧化物酶连接到二抗上,形成类似于章鱼的超大分子抗体-酶聚合物 现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一.材料 所选试剂:即用型SABC(过氧化物酶)试剂盒(博士德货号SA1021,SA1022)即用型SV(H

4、RP辣根过氧化物酶)试剂盒(博士德货号SV0001,SV0002)DAB(黄色,博士德货号AR1022)Mayor`s苏木素(博士德货号AR0005) 所选一抗:KCA3.1(BA1788);PCNA(BM0104);Vimentin(BM0135)注:抗体来源均为博士德公司 所选组织片:乳腺癌石蜡切片,肠癌石蜡切片,切片厚度为5微米 二.操作步骤SABC法:1.切片脱蜡至水2.新鲜配置3%H2O2,室温10分钟,灭活内源性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2分钟三次3.微波修复:将切片放入盛有PBS缓冲液(PH7.2-7.6)的杯子中,在微波炉里加热煮沸,微波炉

5、中静置5分钟,拿出室温冷却6分钟,再微波续热至沸腾后完全室温冷却4.滴加5%BSA封闭液,37℃反应3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不洗5.滴加一抗,4℃反应过夜。所配一抗的浓度为1µg/ml6.PBS缓冲液(PH7.2-7.6)洗10分钟×3次,滴加生物素化二抗IgG(抗兔或抗鼠)37℃反应30分钟7.PBS缓冲液(PH7.2-7.6)洗10分钟×3次,滴加试剂SABC,37℃反应30分钟,PBS洗30分钟×3次8.DAB室温显色,镜下控制反应时间,蒸馏水洗涤9.滴加苏木素轻度复染60秒,蒸馏水洗涤后浸入饱和Na2HPO4溶液中2分钟,取出后洗涤,37℃恒

6、温箱干燥过夜,中性树胶封片。 SV法:1.切片脱蜡至水2.新鲜配置3%H2O2,室温10分钟,灭活内源性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2分钟三次3.微波修复:将切片放入盛有PBS缓冲液(PH7.2-7.6)的杯子中,在微波炉里加热煮沸,微波炉中静置5分钟,拿出室温冷却6分钟,再微波续热至沸腾后完全室温冷却4.滴加5%BSA封闭液,37℃反应30分钟。甩去多余液体,不洗5.滴加一抗,4℃反应过夜,所配一抗的浓度为1µg/ml6.PBS缓冲液(PH7.2-7.6)洗10分钟×3次,滴加HRP标记二抗IgG(抗兔或抗鼠)37℃反应30分钟,PBS缓冲液(PH7.2-

7、7.6)洗30分钟×3次7.DAB室温显色,镜下控制反应时间,蒸馏水洗涤8.滴加苏木素轻度复染60秒,蒸馏水洗涤后浸入饱和Na2HPO4溶液中2分钟,取出后洗涤,37℃恒温箱干燥过夜,中性树胶封片。 三.结果比较 四.结论SABC法的特点:1.稳定性好:链酶亲和素结合生物素的亲和常数是抗原结合抗体反应的百万倍,二者结合形成复合物的解离常数很小。因此,SABC法在实际应用中,稳定性高,减少了操作误差,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2.特异性高:链酶亲和素与生物素间的结合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其反应呈高度特异性。因此,SABC法的多级放大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同

8、时还避免了非特异性干扰3.高敏感性:生物素容易与蛋白质和核酸类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生物素衍生物结构,该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