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ID:18268397

大小:1.65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6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_第1页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_第2页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_第3页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_第4页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在严重钙化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王建安项美香朱莹马骥冯燕历史与现状旋磨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RotationalAtherectomy(PTCRA)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DavidAuth发明1988年Lille,France(Bertrand)和Essen,Germany(Erbel)首次应用于临床PTCRA的特点物理性地消除困难复杂的,尤其是其他常规PCI方法不能克服的严重钙化病变营造内壁光滑的冠脉管腔,为下一步的支架植入创造良好条件PTCRA虽然是一种较好的去斑

2、块技术,但在国内外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可能与它操作上相对的复杂性有关冠脉钙化病变的存在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失败和导致冠脉急性闭塞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观察了冠状动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连续选择我院自2008年2月至7月收治的严重钙化病变患者共11例,均经冠脉造影和/或血管内超声证实术前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及负荷量氯吡格雷300mg,旋磨前再给予氯吡格雷300mg;所有患者术后均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调脂药物等常规治疗药物对11例患者的11处钙化病变施行了冠脉内旋磨术,其中5例采用了经股动脉途径,6例采用了经

3、桡动脉途径资料与方法从选择较小的旋磨头开始,旋磨头与血管的比例为0.5-0.6,缓慢推进旋磨导管,每次旋磨时间约为20秒钟术中旋磨头的平台期转速为130000-150000r/min,避免转速跌落>5000r/min旋磨后根据造影结果确定是否行补充性PTCA,再置入支架。7例患者在血管内超声的指导下进行。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72.6岁男性8例,女性3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亚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例(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已经处理,同时前降支近端有明显狭窄伴严重钙化)冠脉造影结果均为В2、C型严重钙化病变其中前降支8例(72.7%),回旋支1例

4、(9.1%),右冠状动脉2例(18.2%)结果1例旋磨前1.25mm球囊不能通过病变,1例IVUS导管不能通过病变,但所有旋磨头均成功通过病变1例(9.1%)病例仅选择1.25mm的旋磨头,1例(9.1%)病例仅选择1.5mm旋磨头,7例(63.6%)病例使用了1.25mm、1.5mm2个旋磨头,2例(18.2%)病例使用了1.5mm、1.75mm2个旋磨头全部病例均在旋磨术后成功置入支架,3例(27.3%)在植入支架前联合使用了经皮腔内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1例(9.1%)在术中发生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和无血流现象,经球囊低压扩张后恢复前向血流无急性心肌梗死、急

5、诊冠脉搭桥术及死亡病例结果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检查发现狭窄最严重处旋磨后平均管腔面积狭窄百分比仍有74.4%,支架后IVUS检查提示所有支架均良好贴壁。临床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至今无失访,无死亡病例,无再次PCI病例,无CABG病例。目前尚无心肌缺血症状复发病例病例1女性,73岁反复胸痛3年,加重3周右冠严重狭窄伴钙化冠脉造影病例2:LCXPTCRA结论本研究提示冠脉内旋磨联合支架术治疗严重钙化病变可去除钙化斑块负荷,增大管腔,提高了严重钙化病变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支架植入成功率和贴壁率,桡动脉入路也同样安全有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