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

ID:18279980

大小:3.1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9-16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_第1页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_第2页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_第3页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_第4页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_第5页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一、绪论1二、课程设计名称1三、课程设计时间1四、课程设计环境1五、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25.1课程设计任务2六、课程设计原理26.1交织编码26.2去交织硬件模型36.3去交织基本原理46.4单片机CPU2电路56.5去交织软件实现5七、课程设计过程及调试、结果97.1实验箱设置97.2实时仿真方式开发程序97.3在系统编程(ISP)方式开发程序107.4实验结果图11八、课程设计体会15参考文献16附录(源程序)17摘要由于数字通信系统传输的是一个接一个按节拍传送的数字信号单元,即码元,因而在接收端必须按与发送端相同的节

2、拍进行接收,否则,会因收发节拍不一致而导致接收性能变差。此外,为了表述消息的内容,基带信号都是按消息内容进行编组的,因此,编组的规律在收发之间也必须一致。在数字通信中,称节拍一致为“位同步”,称编组一致为“帧同步”。在时分复用通信体统中,为了正确地传输信息,必须在信息码流中插入一定数量的帧同步码,它可以是一组特定的码组,也可以是特定宽度的脉冲,可以集中插入,也可以分散插入。CDMA移动通信系统收端帧同步提取,我采用交织编码的方法。交织编码是在实际移动通信环境下改善移动通信信号衰落的一种通信技术。将造成数字信号传输的突发性差错,利用交

3、织编码技术可离散并纠正这种突发性差错,改善移动通信的传输特性。关键字:帧同步提取,帧同步,交织编码一、绪论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使用数字信号传送信息,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交织编码的目的是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FEC)技术消除随机差错。交织深度越大,则离散度越大,抗突发差错能力也就越强。但交织深度越大,交织编码处理时间越长,从而造成数据传输时延增大,也就是说,交织编码是以时间为代价的。因此,交织编码属于时间隐分集。在实际移动通信环境下的衰落,将造成数字信号传输的突发性差错。利用交织编码技术可离散并纠正

4、这种突发性差错,改善移动通信的传输特性。二、课程设计名称帧同步提取三、课程设计时间1周(2014.06.09-2014.06.13)四、课程设计环境1.下载软件AtmelMicrocontrollerISPSoftware2.MBC-CDMA移动通信教学实验系统实验箱3.CPU2(89S52)单片机234.PC电脑5.AT89S系列单片机十芯编程电缆6.Keil软件五、课程设计任务和要求5.1课程设计任务了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包括CDMA移动通信系统收端帧同步提取原理及实现方法,设计、开发帧同步提取CPU2(89S52)单片机程序,

5、增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在CDMA移动通信实验箱上开发收端帧同步提取CPU2(89S52)单片机程序,或用C语言编程实现单片机的应有功能。六、课程设计原理6.1交织编码交织编码有多种,下面只介绍最简单、最常用的分组交织编码。分组码只能纠正随机分散的误码。卷积码能纠正随机分散的误码,并且在约束长度足够大时,也能纠正短突发误码。对付突发误码的最有效编码是交织编码,它将信道传输造成的长串的突发误码分散成为随机分散误码,再由分组码或卷积码予以纠正。交织编码本身并不具有纠检错能力,只是将突发信道改造成一个随机独立差错信道,如图6-1所

6、示。纠错编码器交织器突发信道去交织器纠错解码器输入输出随机独立无记忆信道图6-1交织编码实现框图23例如在CDMA实验系统中,将一帧已卷积编码的16位信码x1x2x3…x16作为一组进行交织编码。发端交织编码器是一个4×4的存储器矩阵,一帧16位信码按行写入、按列读出,置乱后送入信道传输,如图6-2(a)所示。图6-2(b)所示收端的去交织器是与发端交织器相同的4×4存储器矩阵,不同的是按相反的方法写/读:按列写入、按行读出,则输出信码顺序还原。若在信道传输中受到突发干扰,发生成片的4位连续误码(图中加黑点的信码),在收端去交织后误

7、码被分散,可被其后的卷积纠错解码器纠正。必须注意,交织/去交织仅针对一帧信码,而不包括帧同步码。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x16列读出行写入x16x15…x4x3x2x1x16x12…x14x10x6x2信道中传输在先(a)x2x3x4x6x7x8x10x11x12x14x15x16列写入行读出x16x15…x8x7x6去卷积纠错解码器在先(b)图6-2一帧信码分组交织编码原理(a)发端交织(b)收端去交织6.2去交织硬件模型图6-3帧同步提取及纠错解码电路模型收到的信码Drxs是否需要

8、去交织受来自“D1信道编码设置”模块内‘D1交织/去交织’拨动开关输出信号/X-C控制。当开关拨到‘有’时,/X-C=0,控制发/收二端同时对D1已卷积编码的信码交织/去交织;否则不进行交织/去交织处理。236.3去交织基本原理去交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