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

ID:18295599

大小:131.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16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_第1页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_第2页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_第3页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_第4页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笔记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2008年9月24编写说明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课程名称(英文):MoralCultivationandIntroductionofLaw3、预修课程:无4、修读对象:全校各专业本科生5、课程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以人生观教育为重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

2、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它多种学科的知识,旨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设立的一门思想品德课,是落实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一门重要课程。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本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1.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内容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今社会的新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分析,理论力求深入浅出、针对实际情况而言,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2.内容力求新颖。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在于它能不断地随着事实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创新。教学活动虽然不同于专门的探索性研究,也不是所有最新成果

3、的一一罗列,就此而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反映本学科所取得的最新进展。3.避免空洞的道德说教。本课程遵照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原则,要避免在课堂上进行枯燥的道德说教。避免空洞说教的最好办法就是追求科学性,理论联系实际。4.通过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本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本课程的教学目标:1.本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242.本课注重理论性和知识性,以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帮

4、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3.本课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调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4.本课还需要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的各种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活动,延伸和深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四、教学模式1.多媒体教学2.案例教学3.课堂讨论4.专家讲座5.小组讲演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54课时,其中课堂教学36课时,课外实践18学时。课堂教学的课时具体安排如下:周次教学内容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2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3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4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5加强道德修养锤炼

5、道德品质(1)6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2)7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8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9课堂讨论演讲10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法律基本原理概述11我国宪法、行政法(略述)规定的基本制度12民事法律制度之民法通则内容13民事法律制度之民法通则内容、合同法14民事法律制度之合同法、知识产权内容(略述)15民事法律制度之继承法和婚姻法内容16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略述)17刑事法律制度、诉讼法律制度(略述)18复习24第一讲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使大学生明确大学生活的特点,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为树立良好的学风奠定基础。【教

6、学重点】1.大学生活的特点2.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课时安排】课堂教学2课时。【教学内容】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适应人生新阶段(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四)培养优良学风二、肩负历史新使命(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一)道德与法律:维系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二)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立身处世的根本要求思考题:1.请您谈谈对新的学习理念的认识24第二讲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专题教学,使大学生明确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的关

7、系,立志成才,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教学重点】1.科学的理想和信念2.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难点: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课时安排】课堂教学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才一、理想信念的涵义与类型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二、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三、坚持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统一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确立远大的志向二、认清实现理想的艰巨性与曲折性三、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