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ID:18297170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6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4页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湖南长沙410075)摘要:简要介绍了机车电力传动形式的转变历程,回顾了交流传动的发展历史,揭示出电力电子技术与电传动技术的密切关系,重点阐述了我国电力牵引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并展望了以交流传动技术为方向的我国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机车电传动;交流传动;牵引;控制;电力电子器件;发展ThePresentConditionandDevelopmentofElectricDriveTechnologyforLocomotiveAbstract:Thearticleconciselyintroducedhowtheformofelectri

2、cdriveforlocomotivechanged,andlookedbacktocommunicatetospreaddynamicdevelopmenthistory.Thecloserelationshipbetweenpowerelectronicandelectricdrivetechnologyisrevealed.Itespeciallyillustratedthedevelopmentandpresentconditionofelectricdrivetechnologyforlocomotiveofourcountry,andlookforwardtolongterm

3、potentialofrailwayroilingstockequipmentmanufacturewithdirectionofACdrivetechnology.Keywords:electricdriveforlocomotive;ACdrive;traction;control;powerelectronicdevices;development1.电力传动形式的转变从很早的年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努力探索机车牵引动力系统的电传动技术。1879年的世界第一台电力机车和1881年的第一台城市电车都在尝试直流供电牵引方式。1891年西门子试验了三相交流直接供电、绕线式转子异步电动机牵引的

4、机车,1917年德国又试制了采用“劈相机”将单相交流供电进行旋转、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试验车。这些技术探索终因系统庞大、能量转换效率低、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换能量小等因素,未能成为牵引动力的适用模式。1955年,水银整流器机车问世,标志着牵引动力电传动技术实用化的开始。1957年,硅可控整流器(即普通晶闸管)的发明,标志着电力牵引跨入了电力电子时代。大功率硅整流技术的出现,使电传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传动型式从直-直传动(直流发电机或直流供电-直流电动机),很自然地被更优越的交-直传动(交流发电机或交流供电-硅整流-直流电动机)所取代。1965年,晶闸管整流器机车问世,使牵引动力电传动系统

5、发生了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全球兴起了单相工频交流电网电气化的高潮。随着大功率的晶闸管特别是大功率可关断晶闸管(GTO)的出现和微机控制技术等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交-直-交传动(交流发电机或交流供电-硅整流-逆变器-交流电动机),即所谓的交流传动,又很自然地取代了交-直传动。2.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交流电动机作为牵引电动机使用,具有独特的优越性:(1)交流电动机体积小、质量轻、功率大。体积小,解决了安装空间的限制问题;质量轻,减小了机车转向架的簧下质量,改善了轮轨作用力,适应了高速的需要;功率大,解决了高速所必需的动力问题。(2)交流电动机保持恒定大功率的速度范围宽,有利于实现客

6、货通用型机车。(3)交流电动机无换向器,消除了电刷与换向器磨耗,提高了可靠性,也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4)异步交流电动机具有优异的牵引性能,陡峭的自然特性有利于提高粘着利用,能更好地发挥牵引力。虽然交流电动机,尤其是异步电动机具有上述优势,但在上世纪70年前,由于直流电机控制的简便性,以及电力电子技术仅具备整流晶闸管器件和完善的整流技术,交流传动无法与直流传动相媲美。随着快速晶闸管的出现,采用异步牵引电机、快速晶闸管变流机组、电流--滑差控制方法的交流传动系统的DE-2500内燃机车问世了,交流传动在牵引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从此,机车车辆装备进人了新时代。1983年,世界首批5台

7、BR120型大功率干线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赢得了德国联邦铁路的认可。BR120机车在系统设计、总体布置、参数选择与优化规则、电路结构方面以及在主要部件,如卧式主变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动机、空心轴万向节传动装置、辅助变流器等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成功地进行了尝试,奠定了当代交流机车设计和运行的基本模式。交流传动系统不仅能充分发挥了交流电动机的优越性,而且采用新技术后,带来了新的优势:(1)机车采用四象限脉冲变流器,大大减少了供电网的电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