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

ID:18307026

大小:41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9-16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_第1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_第2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_第3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_第4页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阶梯轴的工艺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零件的分析1.1轴的作用轴的主要作用是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按照轴的承受载荷不同,轴可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类。工作中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成为转轴,只承受弯矩的轴称为心轴,只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的轴称为传动轴。1.2轴的工艺分析该轴主要采用40Cr钢能承受一定的载荷与冲击。此轴为阶梯轴类零件,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均较高。Φ21,φ22.5,φ24,Φ22.55为主要配合面,精度均要求较高,需通过磨削得到。轴线直线度为φ0.01,两键槽有同轴度要求。在加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1)该轴采用合金结构钢40Cr,中等精度,转速较高。

2、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韧性和塑性。(2)该轴为阶梯轴,其结构复杂程度中等,其有多个过渡台阶,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和生产类型,表面加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加工时应把精加工、半精加工和粗加工分开,这样经多次加工以后逐渐减少了零件的变形误差。(3)零件毛坯采用模锻,锻造后安排正火处理。(4)该轴的加工以车削为主,车削时应保证外圆的同轴度。(5)在精车前安排了热处理工艺,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和保证零件的内应力减少,稳定尺寸、减少零件变形。并能保证工件变形之后能在半精车时纠正。(6)同一轴心线上各轴孔的同轴度误差

3、会导致轴承装置时歪斜,影响轴的同轴度和轴承的使用寿命。在两端面钻中心孔进行固定装夹可以有效防止径向圆跳动、保证其同轴度。零件图如下轴的各表面粗糙度、公差及偏差见表一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Ra(µm)形位公差轴段1IT61.6轴线直线度为轴段2IT81.6轴线直线度为轴段2端面3.2轴段330未注12.5轴线直线度为轴段3端面3.2轴段4IT61.6轴线直线度为轴段4端面3.2轴段5未注1.6轴线直线度为键槽2IT73.2键槽5IT73.2表一二、工艺规程设计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阶梯轴材料为40Cr钢,要求强度较高

4、,且工件的形状比较简单,毛坯精度低,加工余量大,因年产5000件,所以达到批量生产水平。综上考虑,采用锻件,其锻造方法为模锻,毛坯的尺寸精度要求为IT12以下。2.2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定位基准分为精基准和粗基准,以下为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所以为了便于定位、装夹和加工,可选轴的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或用外圆表面和顶尖孔共同作为定位基准。用外圆表面定位时,因基准面加工

5、和工作装夹都比较方便,一般用卡盘装夹。为了保证重要表面的粗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该表面为粗基准,并且要保证工件加工面与其他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次要加工表面为粗基准。又考虑到阶梯轴的工艺特点,所以选择φ30的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2)精基准的选择根据轴的技术要求,轴的中心线为设计基准,也是测量基准,按照基准重合原则及加工要求,应选轴心线及一端面为精基准,其他各面都能以此为定位,从而也体现了基准统一的原则。2.3拟定轴的工艺路线2.3.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端面、键槽等,材料为40Cr,参考

6、有关资料,加工方法选择如下:30外圆面:为未注公差尺寸,表面粗糙度为Ra12.5µm,需进行粗车、半精车。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1.6µm,需进行粗车、半精车、精车。外圆面: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6µm需进行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端面:本零件端面为回转体端面,尺寸精度都要求不高,表面粗糙度为Ra3.2µm,需进行粗车、半精车。键槽:槽宽公差等级为IT7,槽深公差等级未注,表面粗糙度为Ra3.2µm,需采用三面刃铣刀,粗铣、半精铣2.3.2工艺顺序的安排(一)机械加工工序(1)遵循先基准平面后其他的原

7、则:机械加工工艺安排是总是先加工好定位基准面,所以应先安排为后续工序准备好定为基准。先加工精基准面,钻中心孔及车表面的外圆。(2)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先安排精度要求较高的各主要表面,后安排精加工。(3)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如车外圆各个表面,端面等。后加工次要表面,如铣键槽等。(4)遵循外后内,先大后小原则:先加工外圆再以外圆定位加工内孔,加工阶梯外圆时先加工直径较大的后加工直径小的外圆。(5)次要表面的加工:键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通常安排在外圆精车或粗磨之后,精磨外圆之前。(6)对于轴右端及中间

8、轴段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安排在后面,并在前几道工序中注意形位公差,在加工过程中不断调整、保证其形位公差。(7)按照先面后孔的原则:先加工端面,再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