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

ID:18314171

大小:10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16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1页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2页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3页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4页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高考语文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能力层级:A级(识记)现代汉字,对古汉语中使用而现代已经消亡的古僻汉字则不会涉及到。考查的重点是现代汉语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义字、错别字。尽量做到识记、熟背和正确默写。  (1)同音字,指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2)形似字,指形体相似、差别细微的字。(3)多义字,指有多种意义,容易混淆的字。(4)易混淆的成语,看起来只是一字之差,但字

2、形不同,意义也不同的字。有一些成语,它们的字形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改动。【粤题精讲】1.(2006年高考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竣工缜密水蒸气寸草春晖漫山遍野  B.沧桑销蚀势利眼卑恭屈膝瑕不掩瑜  C.犒赏装帧水龙头纷至沓来民生凋蔽  D.毕竟旋律侯车室摩拳擦掌天崩地坼 名师剖析:考查音同形似字的识别。B项“卑恭屈膝”应为“躬”;C项“民生凋蔽”应为“敝”;D项“侯车室”应为“候”。对于字形相近的同音字,需要根据字义仔细识别,还要仔细辨识字形上的细微区别。如:凋敝(破败)/遮蔽,等候/侯爵。)答案:

3、A。2.(2005广东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坐镇辩证法入不敷出循私舞弊B.帐篷金刚钻计日程功夸夸其谈C.翱翔烟幕弹唇枪舌箭前倨后恭D、沉缅暴发户甘拜下风举棋不定答案:B名师剖析:A、“辩证法”应为“辩证法”,这是形同音同而误。“辨证”是“辨明是非,改正错误”的意思,“辩”有“辩论”之意。“循私舞弊”应为“徇私舞弊”,这是音同义近而误。“徇”是“曲从”之意,“徇私”就是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而“循”是“遵守”、“沿袭”等意思。C、“唇枪舌箭”应为“唇枪舌剑”,这是音同而误。“枪”、“剑”在这里形容言辞的锋利,

4、而“箭”作比喻意的时候,常作“快速”之意。D、“沉湎”应为“沉湎”,这是音同形近而误。“沉湎”有“沉溺”之意,而“缅”为“遥远”的意思,如“缅怀”、“缅想”等。答案:B3.(2004年广东)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惊蛰   闻过饰非   按图索骥   事实胜于雄辩B、睿智   丰功伟绩   湮没无闻   不费败灰之力C、涵养   挺而走险   兵荒马乱   吉人自有天相D、斡旋   喧宾夺主   强驽之末   风马牛不相及名师剖析:(此题考查词语、成语和熟语中易写错的字。A中为“文过饰非”,C中为“第8页共8页铤而

5、走险”,D为“强弩之末”。)答案:B【粤考趋势】汉字字形是高考必考科目,考查内容主要是以考查别字为主,错字不作考虑,题型在2007年以前主要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道题,占分3分。题型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或选有错别字的一项,或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有的还从错别字数量角度命题。方式上,有静态考查,也有动态考查:前者将错别字置于词语或短语中进行辨析;后者则将错别字隐藏在句子中,从而扩大了阅读语境,也增加了难度。内容上,考查范围主要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近年特别重视考查对社会生活中常

6、见、常用、常练却仍极易出错的汉字的字形掌握。这是很有针对性和导向性的。要求上,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强调对汉字形音义“三合一”特点和构词规律的把握。此外,要格外关注综合性的主观题型,如纠错题、填充题的命制。广东卷2007年以后主要与作文一同考查,在作文中发现一个错别字扣1分。2010年,广东高考应是放到作文中考查。不排除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点透析】高考考查错字的重点是四类字。1.因同音形近而误的。如“国籍”误为“藉”;“嬴政”误为“赢”。2.因音同而错的。如“滥竽充数”误为“芋”,“提纲”误为“题”

7、。一些音同音近字往往成为命题人考查字形的焦点。如2007年北京卷“精络”应为“经络”。3.因形近而错的。如“如火如荼”误为“茶”;“草菅人命”误为“管”;“针砭时弊”误为“贬”;“铤而走险”误为“挺”;“相形见绌”误为“拙”。因为形似,所以往往为命题人的设伏点所迷惑。如2007年全国卷I“娇健”中的“娇”应为“矫”;“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4.成语中的别字也是重点之一。望文生义而致误。一些词语,尤其是成语中的字,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和意义,或把词语中的固定字随意变更,就会导致字形错误,如2007年北京卷“祸福予共”应

8、为“祸福与共”;“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字形考查对象主要是“三常字”(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特别是其中的“常混字”(因音近、形近、义近或音义相近而相混淆致误的常见常用字)。5.意思相近而致误。因为意义比较接近,所以这类字判别起来难度很大。如2005年湖北卷的“船仓”中的“仓”应为“舱”。应考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