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ID:18326147

大小:9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7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览一、组织行为学的含义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使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1、学科基础——行为科学2、理论基础3、方法基础四、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1、发展背景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管理对象、工作条件和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科技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公正、自由和竞争的社会原则相结合,使人的个性更加张扬,施展的空间更大。这种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互相影响、推动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既不是知识经济,也

2、不是市场经济,它叫做新商业经济。2、发展内容(1)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对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只关注人类机能和行为中负性、病态方面,而人们自身的优点和积极特性等能使生活有意义的方面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倾向的反应,它关注于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2)积极组织行为学(positiveorganizationalbehavior,POB)-它是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

3、力等。第三章个体行为规律1、个体行为规律(1)人的行为模式:♪a.刺激反应机理♪ b.个体行为和绩效模式♪c.组织中个体行为、绩效和有效性模型(2)个体行为特征:目的性、社会性、自主性、连续性、持久性、可塑性。2.知觉与行为♪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中产生只属于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知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人脑中产生对事物各种属性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应。引起知觉差异的因素客观因素♪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主观因素♪选择性♪需要♪成见♪思想方法的错误(第一印象作用、晕轮效

4、应、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型的作用)1.华生主义与新华生主义各有什么特点?♪华生认为,行为受到客观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即刺激—反应(行为)公式。♪新华生主义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应加上一个因素O(即中间变量),即刺激—中间变量—行为。4.为什么说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动机与行为♪组织行为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导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动机是指满足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或想法,或者说是被意识到的活动或行为的诱因。它是行为的直

5、接原因,它驱动人们从事某种行为,规定行为的方向。第四章个体差异及管理一.需要及其特点需要是指人对事物的欲望及要求。特点:1.指向性人的需求总是指向某种具体事物。2.多样性人类的需求是多样性的。自然需求与社会需求3.层次性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迫切性决定需要的层次。4.潜在性许多需要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由于客观及主观环境的变化,人们才会感觉到这些需要。二.动机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它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动力或内驱力。三.气质气质是指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此动力特点

6、是指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在强度、均衡性、灵活性等方面具有的不同特点在人们行为方面的表现。四.态度态度是指个体对一类人和社会事物(事件、团体、制度、观念等)所持有的评价及行为倾向。第六章激励的社会机制一、绩效考评与激励二、工作和激励三、典型与激励四、荣誉与激励五、危机与激励六、持股与激励七、组织文化与激励2.如何运用豪斯-迪尔综合激励公式,从而有效地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外在激励的提升u提高Eia:培训;创造良好工作条件;重视及时反馈。u提高Eej:严格执行按绩效付酬的原则。u提高Vej:有针对性地安排奖酬。内在

7、激励的提高u提高Via、Vit:①工作内容丰富化,工作内容多样化;②赋予更多责任、权限和挑战③明确工作任务内容和责任;④尽可能满足社交需求。第八章群体及群体功能1.群体的定义:群体(group)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体。2、群体的分类•(1)按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可以把群体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2)按联系的紧密程度及发展的水平划分,可以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体和集体(集合体)。•(3)按群体的开放程度划分,可以把群体分为开放型群体和封闭型群体。•(4)按群体在社会上

8、发挥作用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5)按群体规模的大小,可以把群体划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6)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可以把群体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