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

ID:18331553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7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_第1页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_第2页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_第3页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_第4页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_第5页
资源描述:

《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ww.adfaith.com节能模式的可持续性-正略咨询节能服务行业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经历了一个较快的发展过程,如今又遇上国家倡导绿色低碳经济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好历史机遇,行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国家已经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对节能服务企业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给予扶持,我们相信,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服务企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但是,细观中国目前采取的这种节能模式,是以政策扶持为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导,违背了通常意义上的市场法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市场化成为主流趋势的今天,这种不以市

2、场机制来调节的节能模式是否适合中国目前国情,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我国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节能服务行业已经初具规模。EMCA发布的节能服务行业“十一五”发展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0年,全国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增长到782家;节能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7.5万人;节能服务产业规模增加到836.29亿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达到287.51亿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年节约标煤能力1064.85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2662.13万吨。仅仅在“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

3、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就超过了1800亿元。但在我国节能服务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多或少的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如下:1.需求不振:目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业节能领域,而且主要集中在东中部地区。“十一五”期间,冶金、建材、石化、电力等工业领域的较大型节能项目对总产值的年平均贡献率均在70%左右;东、中、西部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年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8.7%、36.2%、15.1%,区域发展不平衡明显。建筑节能、照明节能和交通节能等领域需求还不够强劲,西部地区的节能潜力

4、也还有待进一步开发。2.技术落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节能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目前在行业内发展趋势较好、增长速度较快的节能服务公司大多都拥有自主创新的节能技术,比如北京神雾、泰豪科技等。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节能服务公司共成立节能技术研究院、所、中心87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

5、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www.adfaith.com个;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17项。但是跟国外比起来,我国的节能技术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3.龙头缺乏:目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的企业已经达到了1000多家,但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众多

6、节能服务公司规模小,无力承担风险,发展乏力。虽然行业内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和品牌的节能服务企业,比如中节能科技公司等,但是业内还比较缺乏国外那种特色鲜明规模巨大的多元化节能企业,总的而言,我国节能服务产业资源还需要有序整合,行业领军企业的出现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育。4.融资困难:节能服务行业通常采取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能耗单位“不花一分钱”,节能企业独立承担节能项目全部费用,然后与能耗单位共同分享节能效益的一种模式。因此这种模式对节能企业的融资能力要求很高,然而我国的节能企业规模较小,数量众多,银行授信不足,融资方式也不

7、够多样,产业融资还跟不上需求。5.监管不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监管,但是目前在节能服务行业,政府发挥的监督规范作用还不够明显。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模式要求用能单位的诚信,政府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成立合同能源管理第三方服务机构,构建节能服务公司共享的合同能源管理专家服务平台,在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之间起到独立、公正、权威的第三方作用。同时,节能服务公司诚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也很重要,杜绝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现象。如果我们详细分析上面这些存在于节能服务行业的问题,可以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节能行

8、业市场机制还比较缺乏,行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政府政策对行业的扶持。自从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向世界承诺在2020年较2005年将减排40~45%,国家在政策上就将节能减排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也给出了很多的政策扶持。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对节能服务企业给予扶持,增加了市场供给,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对高能耗企业采取下达节能减排指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