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

ID:18341445

大小:80.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16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_第1页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_第2页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_第3页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_第4页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公文基础写作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应用公文写作讲义一、公文概述(一)公文的概念和源流1、狭义:国家党政机关文件。2、广义:除狭义外,还包三括其他各行各业的公务文书、法律法规文件等。综合言之: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处理公务的一种重要文字工具。3、源流:“公文”最早见于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尚书》是我国最早的行政公文选集。――秦汉以来,我国古代公文日趋完善,“旨、谕、诏、制、诰、策、疏、表”等沿用至清末。――新中国成立后,公文面貌才有根本变化: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最新依据是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二)公文的性质和作用1、公文

2、的性质――法定性(法定的作者,法定的权威性和法定效力,法定的制作程序)――实用性(上级:下达命令、布置任务、指导工作;下级:反映情况、汇报工作、请示问题;平级:相互商洽、协调配合、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等)――时效性(作出决策;提供处理意见;预防问题出现)2、公文的作用――明法布政――领导管理――宣传引导――联系交流――凭证依据(由公文的法定权威性和法定的效力决定)(三)公文的写作特点和要求1、格式必须规范化国家对公文有统一的分类和格式;对公文用纸格式、文面格式和每部分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范,必须遵循。2、主题必须忠于制文意图公文主题除了符合“正确,集中和鲜明”的主题外,还必须忠于法定

3、作者的制文意图。3、材料必须真实、确凿4、语言必须庄重和规范除了必须具备一般应用文语言的“准确、简练和朴实”的特点之外,在文风和管用语上自成一格。常用的惯用术语举例:开端用语:查、据查、为、为了,为使、兹、兹因、兹有、兹奉、根据、遵照、鉴于、由于、关于、欣值等。称谓用语:贵局、你单位、我厂、本公司、该校、该员、该项等。期请用语:请、拟请、提请、恳请、特请、切盼、切望、希,即希,望,还望,即请查明、即请下达、希各知照等。期复用语:请批示、请审核、请核示、请批复,请函复等。征询用语:当否、可否、妥否、是否可行、是否同意、意见如何等。过渡用语:为此、对此、因此、据此、有鉴于此、总之、综上

4、所述、以上各条等。引叙用语:前接、顷接、悉、收悉、信悉、阅悉、获悉、欣悉、惊悉、痛悉等。表态用语:同意、不同意、可行、不可、照办、责成、迅即办理、准予备案、存案备查、业已颁布、贯彻执行、参照执行、比照执行、研究办理、立即试行,以供参考等。结尾用语:此令、特此报告、特此公告、特此函复、特此批复、此复、现予发布实施、“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复”、“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实行”,为荷,为盼,为要、为感、为宜、谨此等。此外,公文语言以消极词汇为主,句型以陈述句和祈使句为主,要求直接明确地表明立场、解释概念,晓畅、平匀、缜密,更好地体现了公文的严肃

5、和庄重。 二、公文的种类和格式(一)行政公文的种类和行文规则1、行政公文的种类:根据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我国通用的公文有13种:⑴命令(令),⑵决议,⑶公告,⑷通告,⑸通知,⑹通报,⑺议案,⑻报告,⑼请示,⑽批复,⑾意见,⑿函,⒀会议纪要。公文的分类:通常按照行文关系来分类:――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和单位之间联系工作。凡是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不分大小,级别不分上下,一律视为平行关系,相互之间行文,只用“函”这一文种。我国港澳地区的主要公文文种有:令、通告、公函、通函、布告、告示、报告、会议记录

6、等。我国台湾地区的行政公文主要有:令、呈、咨、函、公告和其他公文(书函和表格式公文等)2、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公文的行文规则主要有以下十二个方面:第一,政府各部门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互相行文,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也可以经本级政府授权后,以函的形式向下一级政府行文商洽工作,询问问题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第二,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向外正式行文。第三,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7、。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且单位不宜过多。第四,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第五,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构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第六,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第七,向下级机构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第八,“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其下级机关。“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