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ID:18353621

大小:168.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17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2、,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点。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大体相似。(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而T

3、CP/IP具体分五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和物理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③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网的互连问题,并将网际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④TCP/IP一开始就对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

4、接服务并重,而OSI在开始时只强调面向连接这一种服务。1-10.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接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连接建立P1P2P3P4数据传送报文连接释放P1P2P3P4P1P2P3P4解答: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传播时延都为d×k.对于电路交换总时延=连接时间+发送时延+传播时延=s+x/b+d×k对于

5、分组交换,设共有n个分组,由于分组采用存储转发技术,一个站点的发送时延为t=p/b,数据在信道中经过k-1个t时间的流动后,从第k个t开始,每个t时间段间将有一个分组到达目的站,从而发送n个分组的时延为:(k-1)×p/b+n×p/b,则分组交换的总时延为:(k-1)×p/b+n×p/b+d×k.n≈x/p/(k-1)×p/b+x/p×p/b+d×k<s+x/b+d×k=>(k-1)×p/b<s1-13.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面向连接服务具有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在传送数据时是按序传送的。面向连接服务比较适合于在一定期间内

6、要向同一目的地发送许多报文的情况。对于面向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因此其下层的有关资源不需要实现进行预定保留。无连接服务的优点是灵活方便和比较迅速,但无连接服务不能防止报文的丢失、重复或失序。无连接服务的特点不需要接收端做任何响应,因而是一种不可靠的服务。1-20.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输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传送速率为100kb/s;(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传送速率为1Gb/s。解答:(1)发送时延=107

7、/100000=100s传播时延=1000×103m/2×108m/s=5×10-3s=5ms(2)发送时延=103/109=10-6s=1us传播时延=1000×103m/2×108m/s=5×10-3s=5ms第2章物理层作业题2-05、2-06、2-08、2-13、2-172-05.奈氏准则与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和波特有何区别?答:奈氏准则指出了:码元传输的速率是受限的,不能任意提高,否则在接收端就无法正确判定码元是1还是0(因为有码元之间的相互干扰)。奈氏准则是在理想条件下推导出的。在实际条件下,最高码元传输速率要比理想条件下得出

8、的数值还要小些。电信技术人员的任务就是要在实际条件下,寻找出较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