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

ID:18353628

大小:8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7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_第1页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_第2页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_第3页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_第4页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生科研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红树林底泥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相关学科: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基因组学申请人:李晓栋、黄旻、顾琳睿、罗梅吟、于智所在院系:海洋学院指导教师:何建国、黄志坚预期成果类别:□社科类社会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教务处制填表时间二零一零年4月13日项目名称红树林底泥微生物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姓名(负责人请加*号)学号性别身份证号年级专业联系电话手机E-mail申请人或申请团队李晓栋*08344023男41038119890220553X08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1372627684413726276844lixiao

2、d5@mail2.sysu.edu.cn黄旻*08344002男44030119901017381708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1372629696613726296966Suppermn@gmail.com顾琳睿08344073女53252419891026032008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1372629931513726299315375659140@qq.com罗梅吟08344066女61030319891128044108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1375000188213750001882996404462@qq.com于智08344056女34122719911220

3、204708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1372627347513726273475YZ1025386773@126.com指导教师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所属院系联系电话手机E-mail何建国男48教授海洋学院院长海洋学院1382509046513825090465lsshjg@mail.sysu.edu.cn黄志坚男讲师讲师、硕导海洋学院1353355357013533553570lsshzhj@mail.sysu.edu.cn研究起止时间2010年05月至2011年04月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等)申请团队简介:李晓栋:海洋学院08级。博览群书

4、长于思辨,擅长模型构建,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积累和良好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熟悉实验室常用设备和仪器操作。现担任院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大一曾任班级学习委员。曾获洛阳市数学竞赛一等奖、物理竞赛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节数学学科第二名、物理学科第二名。黄旻:海洋学院08级。高中时长期参加生物竞赛培训,曾获广东省生物联赛三等奖,并参加过国家级的联赛。长期阅读各类学术期刊,对于本学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了解。英语水平优秀,对于阅读英文论文有着较大的优势。长期担任院辩论队主力,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严谨精神。同时还有顾琳睿、罗梅吟、于智等同学的参与,其中于智同学获得09学年国家奖学金,多位

5、同学获得校级奖学金,在学习、实验等方面具备良好素质。项目申请背景:红树林在全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红树林底泥微生物对于维持该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和功能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已经有关于单独的微生物的研究,然而对于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整体作用至今仍研究很少。对于红树林微生物的研究仍然大多是对某一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单独研究,缺乏对于红树林微生物群落的整体研究和全面认识,而且这种单独研究多集中在真菌,针对细菌的系统研究尤其缺乏。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以下是与本研究项目联系最紧密的资料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摘要不足及启示1、李玫,廖宝文,章金鸿.底泥微

6、生物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该文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底泥微生物在营养物质转化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红树林固氮微生物、溶磷菌、硫酸盐还原细菌、光合厌氧细菌、甲烷细菌、植物促生菌(PGPB)等微生物已鉴定出的菌种但是对于微生物群落的种类认知并不系统,而且对于其在营养物质转化和传输中的作用未做详细探讨。2、梁峻彬.红树林底泥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分布[J].中山大学博士论文集,2009该文针对红树林底泥中的真菌和细菌群落开展了分子生态学研究,并结合测定的底泥理化性质对这些群落组成、系统发育学多样性、空间分布、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

7、分析。该论文偏重于细菌和真菌的测定,对于古菌仍认识较少,而且该论文并未系统的研究生物群落的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作用的整体机制。3、廖宝文,李玫,康丽华,郑松发,陈玉军,YaavBashan,GinaHolguin.红树林湿地植物生长促进菌及其应用前景[J].生态科学,2002,21该文着重介绍红树林根系中提取的植物簇生菌的种类,即固氮细菌、溶磷细菌、光合营养细菌及其在红树林植被恢复中的应用前景。该文是基于已知的微生物功能来目的性的寻找细菌,因而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对微生物的认识也不系统和全面。基于以上的相关资料,我们发现:1、尽管存在极其稀少的针对红树林底泥微生物群

8、落的组成、多样性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