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ID:18355713

大小:219.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16

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1页
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2页
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3页
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陈飞东王南舟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囊要文章为探讨蜂胶制荆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采用自制的蜂胶制剂对高粘滞性血症兔子进行观察,给予兔子每天按时喂食一定剂量的蜂胶,服前与服用一周后分别测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凝血时间、红细胞变形能力,聚集性、血红蛋白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高粘滞性血症兔子经一段时间喂食后,血液粘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其他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显著或极为显著.而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蜂胶剂量的增加降低的幅度加大,呈量效正相关.说明蜂胶制剂有降低血液粘度的作用,有助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关键

2、词蜂胶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0前言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嫩芽上采集的树脂状分泌物,混入蜜蜂上腭腺分泌液和蜂蜡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l】。蜂胶的主要成分为胶质物、蜡、挥发油、花粉及其它,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经分离确认的黄酮就有20多种【2’引,另外其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蜂胶具有广泛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受到了医药界的重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4

3、。据报道,蜂胶具有抗菌【51、抗病毒、抗溃疡、抗疲劳、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强心、降血脂、局部麻醉、毒性、对真皮和视觉的毒性及其过敏性、防腐抑菌、调节免疫、保护血管、对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抗癌作用16·7·

4、8·91。血液流变学的含义是从宏观、微观以至亚微观的水平研究血细胞及血浆成分与流动性质,包括与血液直接接触的血管的流变性质¨01。血液流变性异常会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障碍Il¨,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中的最主要分支。1材料和仪器1.1原料:原胶(杭州市蜂胶公司提供)1.2试剂:O.9%生理盐水、3.8%柠檬酸三钠、20%氨基甲酸乙酯(乌拉坦)均为实验室配制;95%乙醇、草酸钠为市售。1.3实验动物:新西兰兔(浙江省药检所动物中心提供)。1.4仪器设备:LG.R.80血液粘度计(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entrifugemodel离心机(上海分析仪器厂);

5、电热恒温水浴锅(绍兴柯桥医疗器械厂);血细胞记数板;沙里氏血红蛋白计;800型电动离心机(江苏龙岗医疗器械厂)。2方法与结果2.1蜂胶制剂的制备蜂胶制剂按照顾割13l等的方法制备。2.2筛选高粘度血实验兔,随机分组进行治疗试验通过测定粘度,得到粘度较高的高粘度血兔子,作实验兔,共16只实验兔随机分成4治疗组,每组雌雄各半,治疗期间除自由采食标准饲料,自由饮水外,分别以O.2ml/kg、0.3ml/kg、0.4ml/kg、0.5ml/kg四个剂量蜂胶制剂进行灌胃,作治疗试验。用药前跟用药后都测定各项指标,然后进行对照比较。2.3采集血样灌胃给药7天,每天早晨9:00灌胃,第7天灌药后2小时,对治

6、疗组实验兔给药前后进行心脏采血,用肝素钠抗凝,一次共抽取10ml左右血液测定有关流变学指标。陈飞东浙江工商大学食品、生物与环境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王南舟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生理与药理研究7942.4测定方法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用LG.R一80血液粘度计下粘度计测定;红细胞刚性指数用还原粘度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用沙里氏法测定¨2J;其他各指标均用传统方法进行测定。2.5结果蜂胶制剂剂量1、2用药前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剂量3、4的变化情况见表2。用药前后采用t检验对比,测定数据均用平均值士标准差表示。经检测,各剂量组的全血粘度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在高切变率下呈不显著差异(P>O.

7、05),但在低切变率下差异比较明显,有几个剂量组还出现极显著性差异fP<0.01)。血浆在各剂量的用药后的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呈剂量依赖形式。其他大部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在降低红细胞聚集性,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降低血红蛋白含量和延长凝血时间等。表1蜂胶制剂剂量1、2用药前后各血液流变学对比表表2蜂胶制剂剂量3、4用药前后各血液流变学对比表木表示与用药前比较存确:显著性差异(P(0.05):Ic木表示与用药前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3分析和讨论在国外,血液流变性已为医学诊断和预防提供了新依据,并用于解释高粘滞状态综合征的概念;在国内血液流变学己广泛应用于一些心

8、脑疾病、血癌证等的诊断及治疗,并用作治疗前后疗效的评价。通常认为,血液流变学各均值的增加,表示血液的性状呈“浓、粘、凝、聚”的状态。“浓”指血液浓稠度增加,红细胞压积等明显增加:“粘”指血液粘滞性增加,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凝固性增加,纤溶蛋白原含量增加,纤溶活性降低,血浆复钙时间缩短;“聚”指红细胞及血小板在血浆中电泳速度减慢,血小板对二磷酸腺甘类诱导物质的聚集性增加。流行病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