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18356809

大小:18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7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2015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2015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班级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指定答题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用双横线划掉原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2、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盘踞(jù)瓜蔓(màn)摒弃(bìng)余勇可贾(ɡǔ)B.创伤(chuānɡ)采撷(xié)徜徉(chánɡ)吃里扒外(bá)C.游弋(yì)癖好(pǐ)阜盛(fù)奴颜婢膝(bì)D.蹩脚(bié)粗犷(guǎng)拎包(līng)龇牙咧嘴(z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变速档伶牙俐齿万变不离其中B.涵泳候车室矫揉造作惶惶不可终日C.磋商爆发力花样叠出吉人自有天相D

3、.低炭侦察兵奇貌不扬有志者事竟成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一步之遥》上映首日,尽管票房给力,但试映场开始的批评声继续发酵,从普通观众到专业影评人士,都有大量的声。②神曲、抄袭、“买奖镀金”,在近年来的流行音乐界已不是新鲜事,其背后出的是从业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③今年开学,苏州市某小学用显示屏、平板电脑、触摸式一体机、人影捕捉摄像机等全力打造科幻感的教室,引发热议。A.质疑折射十足    B.置疑映射十足C.置疑折射实足    D.质疑映射实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

4、朋友们的不情之请,你会怎样做?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如果这是一件很难为情但确定可以做到的事,你会答应吗?B.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深入彻底。中央部委机关率先垂范,首当其冲,取得了良好效果。C.骗取一套保障房,可以获利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发现后惩罚骗保却举重若轻,这不是明摆着鼓励大家骗保吗?D.欧洲的旅馆大多会提供免费的城市地图,上面详细标注了景点位置、到达路线等信息,拿上它按图索骥很快就可以找到景点。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因仕途坎

5、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正是这两句诗的真实写照。B.中国古代家训其实质是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它在古代家庭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堪称是先人留下的为人处世的宝典。C.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各类节目和广告不得使用或介绍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D.公祭鼎的铭文,采用了四言句式的“诗经体”,音谐而铿,节奏雄健,大吕黄钟,彰显了中华民族顶天立地、威武不屈的气概。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低俗不是通俗李敬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6、在网络时代,随着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的变化,文学作品如何做到喜闻乐见、通俗又不低俗,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的、多层次的、多功能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大的课题。首先明确什么是低俗。在我看来,低俗就是对公序良俗的挑战,对人的尊严的贬损,比如对背德行为的玩味,以弱小者为取笑对象,还有某些猥亵性的描写和展示等等,都属于低俗,因为它把人“物化”了。低俗否定人的精神向度,极力地向下想象人,由此,受众也被带着向下,得到一种恶趣。我们反对这种文学中的低俗倾向,但并不反对文学中的通俗方向。追求通俗,不仅没

7、有错,而且应该予以积极肯定与大力提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这个问题做了有力的阐述,他要求文艺工作者“和新的群众的时代相结合”,正确处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这些论述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通俗文学,也并不是这些年才兴起的,而是自古以来就有,只不过现代以来的很长时间,在我们的文学观念中,被有意识地抑制了。上世纪90年代,借着网络,通俗文学大规模地兴起来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待这个现象,应该注意到时代的变化、人民生活的变化;要重新认识文学的某些属性,比如文学的消费性、娱乐性,这个功能我

8、们过去是很少提的,一提就觉得俗,但是,在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中,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很大,这是客观的,不能不正视。怎样区分文学创作中的通俗与低俗,我看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区别。一个是审美取向上,通俗写作是通过世俗化的故事,包裹或表达一个严肃的人生话题,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一定的审美享受与精神启迪;而低俗写作则是在欲望化的叙事中,释发一种感官性的情绪与情愫,旨在提供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