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

ID:18359076

大小:82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9-17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_第1页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_第2页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_第3页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_第4页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寻茅线全南县绕城一级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JIANGXI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国环评证甲字第2303号二Ο一三年一月·南昌目录1建设项目概况12环境现状评价22.1自然环境22.2社会环境32.3生态环境32.4地表水环境42.5声环境42.6环境空气42.7环境保护目标4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73.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73.2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83.3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93.4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及措施103.5环境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114环境管理计划和环境

2、监测计划125环境经济效益分析156公众参与16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8联系方式181建设项目概况本项目起于位于全南县金龙镇树坳,与大广高速公路全南互通匝道口相接,起点桩号K158+410,经全南县金龙镇老排坊下、南山下、乌泥坑、若湖塘等地,终点接已建含水大桥,终点桩号K168+165,本次评价路线长11.30km(公路工程全长9.76km,松山连接线全长0.38km,员山坝连接线全长1.16km)。地理坐标东经114°31′35″~114°31′43″、北纬24°44′14″~24°46′27″。本项目由互通主体工程和连接线工程组成,计划2013年1月开

3、工建设,2014年4月建成通车。工程建设总投资为25629.39万元,环保投资约4815万元(含水保投资),环保投资占整个项目工程投资的比例为18.79%。本项目主线按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26m的一级公路标准新建,连接线2条,松山连接线0.38km,员山坝连接线1.16km,均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分别为24m、41m,设计速度为40km/h、50km/h。全线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涵与路基同宽。路线长11.30km(公路工程全长9.76km,松山连接线全长0.38km,员山坝连接线全长1.16km),本项目起于全南县金龙镇树坳,与大广高速公路

4、全南互通匝道口相接,起点桩号K158+410,经全南县金龙镇老排坊下、南山下、乌泥坑、若湖塘等地,终点接已建含水大桥,终点桩号K168+165.351,公路工程全长9.86公里。本项目路基宽度26米,具体布置为:0.75m(土路肩)+3.0m(硬路肩)+2x3.75m(行车道)+0.75m(路缘带)+2.0m(中央分隔带)+0.75m(路缘带)+2x3.75m(行车道)+3.0m(硬路肩)+0.75m(土路肩)。本项目的方案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里程桩号—K158+410~K168+165.351公路等级—一级(兼有城市道路功

5、能)设计速度km/h60路线长度km9.76路基宽度m26行车道宽度m2×7.5停车视距m140最小平曲线半径m450最小竖曲线半径凸m7000凹m5000最大纵坡%5最短坡长m305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192环境现状评价2.1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全南县位于南岭东段边缘,地处九连山脉盘恒地带,地形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中间隆起形成二条峡谷,分成两条峡谷,分成南部桃江和北部黄田江两溪水。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四座,最高为西南粤赣边境饭池嶂,海拔高1145m,次为雪峰山,海拔为1113.7m,最低是东北部上江乡长尾州农田,海拔

6、仅为215m。境内山涧小坑星罗棋布,溪河纵横交错,穿插于重山峡谷之间。在山地和丘陵之间散步缓谷地,多辟为垄田,为主要农耕区。全县山地面积1252km2,占总面积的77%,丘陵占17%,低丘岗地占6%,其中林地面积142.89万亩,森林覆盖率占62.67%。水文:路线带处在中国东部温湿多雨亚热带季风区,大气降水是区域性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是地表水的倒灌以及灌溉回水。各类潜水或层间构造无压力水均作与地形坡向基本一致的迳流,近源排泄。而具有承压性的层间水或构造水的运动方向则与其压力释放方向一致,地下水的总体迳流方向是由分水岭向河谷,最终排泄于江河。但基于含

7、水层类型的不同,所处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部位的差异,其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亦有所区别。气象:本路线所经过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冬季有短期轻微霜冻、气候温和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9℃,日照时数1795.6小时,无霜日期286天,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4.1℃,年平均降雨量1509.7毫米,降水天数119~161天,多集中4至6月。雨量与温度的在分布时空上有明显差异,并与地貌、地形高低有关,从平地到山地降水量随地势增高而增大的趋势。工程地质:路线带区域上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侧与武

8、夷山新华夏系隆起褶皱带西缘交接复合部位。因而,断裂构造较为发育,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