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ID:18361556

大小:115.05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9-16

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_第1页
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26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3月第14卷第3期ChinJHepatol,March2006,Vol14,No.3·短篇论著·牛磺酸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陈思文陈岳祥张兴荣曾欣刘苏谢渭芬【关键词】牛磺酸;脂肪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响:见表1。其中治疗组大鼠体重较模型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Thepreventionandtherapeuticeffectoftaurineonexperimen—学意义,可能与牛磺酸干预时间过短有关。tairatnonalcoholicfa

2、ttyliversCHENSi-wen,CHENYue-xiang,ZHANGXing-rong.zENGXin.LIUShu.XIEWei-fen.表1牛磺酸对大鼠体重、肝重及相关指标的影响[KeywordslTaurine;Fattyliver;Lipidperoxidation(/7=12,4-s)[Firstauthor’Saddress]DepartmentofGastroer¨rology.ChangzhengHospital,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

3、i200003,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Yue-xiang,E-mail:chenyuexiang@hotmail.tom牛磺酸能减轻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对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的防治作用【lI。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病理改变与酒精性脂肪肝有颇多相似之处,本实验观察牛磺酸对NAFL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一注: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f值分别为4.01、3.55、10.63和、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170~200g),随机分为13.69,P值均<0.01l

4、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f值分别为4.21、4.26,7.70和l0.54,P值均<0.01l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f值4组,每组12只。正常组喂普通饲料,其余3组喂高脂饲料(普分别为2、76,7.73和13.89,P值均<0.05和<0.01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从第1天和第28天起予250mg·kg·d牛磺酸,背部皮下注射。所2.牛磺酸对血脂和血清转氨酶的影响:见表2。有大鼠于第42天禁食后测体重,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心脏采血,表2牛磺酸对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迅速取肝,称肝脏湿重后切

5、取肝组织,一部分4%甲醛固定后行(/7=12,4-s)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另一部分制成组织匀浆,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采集的血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2.计算增重(处死前体重一初始体重)及肝指数(肝脏湿重/体重)。肝脏病理改变采用如下方法观察:每张病理切片随机取5个低倍视野进行脂肪变性分级,取平均值作为该切片的实际分级值。脂

6、肪变性程度按参考文献【2】进行分级,1级:注: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2级:26%-50%的肝细胞发生与正常组比较,f值分别为5.90、12.32和7.17,P值均<0.01l脂肪变性;3级:51%~7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4级:>与模型组比较,f值分别为5.07、2.44和l1.00,P值均<0.0576%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和<0.01l与模型组比较,f值分别为2.39和5.13,P<0.053.统计学处理:用方差分析和检验。和P<0.01二、结果

7、1.牛磺酸对各组大鼠体重、增重、肝湿重及肝指数的影3.牛磺酸对肝组织MDA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见表3。4.病理检查结果:正常组大鼠肝脏无或仅少数肝细胞出现大泡样脂肪变性,脂肪变性程度分级平均为0.1l7±0.072。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034ll2);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课题(044ll9730)模型组大鼠肝小叶2带甚至1带出现明显的大泡样脂肪变性,伴作者单位: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消化内科有小泡样脂肪变性和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未见坏死及纤维组通讯作者:陈岳祥,E—mail:ch

8、enyuexian~@hotmail.com织增生,符合非酒精性单纯脂肪肝的表现,脂肪变性程度显著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年3月第14卷第3期ChinJHepatol,March2006,Vol14,No.3·227。——衰3牛磺酸对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参考文献(/7=12,±1Balka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