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

ID:18378188

大小:1.18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17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第五单元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导学案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编号:授课教师:主备人:李晓明备课组长(审核):李冬梅审查人:张勇备课时间:11.12授课时间:11.18——11.24年级(科目):高二历史【学习达成目标】1、新思潮的萌发: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和实践;“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维新思想:严复、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3、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对中国

2、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重点难点】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2、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和原因是什么?【知识梳理】【重难点突破】什么是“西学东渐”?西学:泛指当时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东渐:指向东方逐渐传入、渗透。西学东渐: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一般特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在这段时期中,中国人对西方事物的态度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的学术、思想、

3、政治和社会经济都产生过重大影响。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西学在华传播经历四个阶段:一、从妄自尊大到“师长说”:--鸦片战争时期从闭关到“开眼看世界”;二、“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洋务运动时期学习西方技艺;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维新时期引进进化论;四、天赋人权 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时期政治学说传入。20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

4、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闭关自守,愚昧无知。2.表现(1)林则徐①成就:编译出《________》《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________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②地位: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____________的第一人。(2)魏源①成就:编撰出《____________》,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阐述了“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②地位:明确了向西方学

5、习的____________、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____________,对当时的____________有重要启迪作用。带动了关于世界知识的书籍的出版。细节点拨 林则徐的举动有力地冲击了盲目自大的天朝上国心态,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影响巨大。但是,林则徐对西方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的,并且其“师夷长技”的思想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出现了____________的形势。2.代表人物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等。3.主张他们提出“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4.目的挽救江河日下的____________。5.影响(1)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____________”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2)迈出了中国________历程的第一步。细节点拨 “中体西用”的思想,在洋务运动时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维新运动兴起后,这一主张就成了维护专制体制的思想工具。【问题思考】1.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中体西用”思想与林则

7、徐、魏源等人的思想有何异同?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____________的产生。2.早期维新思想(1)人物:王韬、________等。(2)主张①经济上:主张发展____________,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________________。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_______________。(3)局限性: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3.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康有为a.在广州办____

8、________,宣传维新思想。b.他撰写的《____________》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c.以《____________》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d.特点: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____________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e.意义:康有为的观点有力地抨击了封建顽固势力,这一思想被称为是“________________”“火山大喷火”。②梁启超发表《____________》,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