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 端 螺 旋 体 病

钩 端 螺 旋 体 病

ID:18379232

大小:6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17

钩 端 螺 旋 体 病_第1页
钩 端 螺 旋 体 病_第2页
钩 端 螺 旋 体 病_第3页
钩 端 螺 旋 体 病_第4页
钩 端 螺 旋 体 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钩 端 螺 旋 体 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钩端螺旋体病掌握该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护理及治疗重点、难点:该病的败血症期、内脏损害期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肺弥漫性出血的机理。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钩体)所致急性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畏寒发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痛及淋巴结肿;中期:进入内脏损害期可见黄疸全身出血,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脑膜炎、心脏损害,休克等;晚期:少数患者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等症状。一、病原学钩体为革兰阴性菌,形态细长,一般呈12-18个细密规则的螺旋状结构,一端或两端呈钩状,故称

2、钩端螺旋体。常呈C形或S形,无鞭毛。扭转运动,穿透能力强。革兰染色阴性,钩体含两种主要抗原成份,表面抗原具群特异性;其内部抗原具有属特异性。至86年9月国际上已检出24个血清群及200个血清型,我国有19个血清群74种血清型。以黄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和七日群、秋季热群、流感伤寒群分布较广。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钩体的宿主非常广泛,在我国已证实有80多种动物等。传染源主要是野鼠、猪和犬。黑线姬鼠是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猪是洪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南方以野鼠为主,北方以猪为主。(二)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为主,也可经口传染。人主要通

3、过接触污染水源传播。(三)易感性:普遍,病后对同型钩体有免疫力,但由于菌型繁多,故可再次感染。(四)流行特征本病分布全球,国内至少有26个省市自治区有流行。季节性、地方性、流行性和一定的职业性。1.稻田型:南方水稻田区多见。2.洪水型:北方多见。3.其他:雨水型、职业型、游泳型、散发型等。三、内脏损害期的发病机理:毛细血管病损是基础四、临床表现潜伏期:2-20天,平均10天。临床表现常多种多样,轻重不一。病程分三期。(一)早期(败血症期,流感伤寒型):起病多急骤。发热酸痛全身乏,眼红腿痛淋巴大。发热、全身酸痛、衰弱无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

4、上述症状为一般流感伤寒型的典型症状,为最常见的病型(占90%),轻者似感冒,内脏损害少,3-5天自愈。有些病例由于抵抗力较弱,菌型毒力较强,或因治疗不当则发展为内脏损害而表现为相关类型。(二)中期(内脏损害期)1.肺出血型:颇为常见。以全身毒血症状及轻重不一的咯血为特征。2.黄疸出血型3.脑膜脑炎型4.肾型5.休克型在上述各型中,以流感伤寒型最常见,较多见于我国北方;肺出血型较多见于川、陕地区;黄疸出血型较多见于广东等地;脑膜脑炎型较多见于福建等省。肺出血先兆:胸闷气促心不安,湿性罗音满肺间,面色苍白唇发紫,脉搏呼吸渐消失。部分病例在病程第

5、一次发热退尽,间隔1-5天又见发热及症状再现,称双峰热或双相热。(三)后期(恢复期)1、后发热:多在病情缓解3~4天后,再次出现发热38℃左右,持续1~3天而自退。2.眼的后发症:locatedintheTomb,DongShenJiabang,deferthenextdayfocusedontheassassination.Linping,Zhejiang,1ofwhichliquorwinemasters(WuzhensaidinformationisCarpenter),whogotAfewbayonets,duetomissedfa

6、tal,whennightcame常见于波摩那群感染,主要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或葡萄膜炎,可影响病人的视力。多于退热后1周至1个月出现。3.神经系统后发症(1)反应性脑膜炎:少数病人在后发热的同时出现脑膜炎症状与体征,但脑脊液钩体培养阴性,其预后较好。(2)闭塞性脑动脉炎:多见于波摩那钩体隐性感染2~5个月后。表现为脑动脉炎致脑缺血,而引起渐进性偏瘫、失语,可为短暂的反复发作。脑脊液检查蛋白轻度增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增高。五、诊断(一)临床诊断1.早期临床特点:(1)四个基本症状:畏寒发热、头痛、腰痛、腓肠肌痛、衰竭表现;(2)四个基

7、本体征:结膜充血、淋巴结肿、腓肠肌压痛、出血倾向。2.流行病学资料3.常规化验(1)血象;(2)尿常规临床诊断:寒热“三痛”爬不起,拒绝检查腓肠肌,眼红出血淋巴肿,流行多在夏秋季。(二)实验诊断1.钩体检查2.血清学检查显微镜凝集试验、ELISA等。六、治疗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地抢救。1.败血症期(1)一般支持疗法及护理强调卧床;(2)抗菌疗法首选药为青霉素,要求起病三日内开始使用,剂量160-240万单位/日。疗程5-7天。其他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也有一定疗效。(3)循环衰竭的治疗按感染性休克抢救。赫

8、氏反应:部分螺旋体(如钩体)感染病人在应用杀菌类抗菌素(如青霉素)后2-4(1/4-6)小时发生,突起畏寒、寒战、高热,甚至超高热,持续1/2-2小时,继后大汗,发热骤退,重者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