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

ID:18380190

大小:1.46 MB

页数:97页

时间:2018-09-17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_第1页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_第2页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_第3页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_第4页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5.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部控制注意保存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编二〇一一年四月HightideagainstCCPbloodyanTomb,CommunistPartymembersandpartoftheexposedTombareavacatedbyprogressiveyouth.IvisitedinBeijingin1985whenitwasoldundergroundcomrade,sisterofYaoZhiyingYaoMuzheng(thenDeputyDirectoroftheexternaltrademagazineforthepromotionofinternati

2、onaltrade,deshengmenWai,theReed前言风力发电作为方兴未艾的无碳、环保清洁能源,正以井喷式的速度蓬勃发展,特别是国家能源战略重要举措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规划和装机容量在1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风电场的陆续投运,对风电场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开展风电安全性评价是风电安全管理当务之急工作。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是风电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对风电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安全性评价是对企业或系统安全工作的现状和水平进行科学、全面诊断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消除隐患、消灭违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因此,为了适应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需求,在“安全第一、预

3、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宗旨下,在“预防”上狠下功夫,超前管理,确保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稳定、可靠、优质运行,现依据国家、行业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及相关规定,并参照华电国际公司编写的《火力发电企业安全性综合评价标准》的编制框架和部分内容,制定切合实际、易于操作的标准,从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通讯和监控、土建管理和生产管理五个方面,以防止人身事故、频发性事故以及特、重大设备事故为重点编制了《风力发电企业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标准》(以下简称《风电安评标准》)。《风电安评标准》21明确了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并对查评方法和标准作了具体规定。本标准的印发实施,将有力促进风力发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工作

4、的有效开展。通过安全性评价,预知企业或系统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严重程度,制定需要采取的措施,超前管理,从源头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国内印发的标准和资料,并得到了国内许多从事风电安全工作专家的支持,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本标准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21编委会主任:任书辉副主任:姜家仁刘传柱王文琦谢云汪明波主编:汪明波副主编:李庆林闵聿华温盛元主要编写人员:邢伟狄海龙审核人员:温盛元刘洪志李永胜统稿:杜宁宁王静终审定稿:21编制和使用说明1、安全性评价定义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确认系统发生

5、危险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必要的措施,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小的事故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针对风力发电企业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组、通讯和监控、土建管理和生产管理五个方面,以防止人身事故、频发性事故及特、重大设备事故为重点,明确了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查评诊断的方法和标准。本标准是风力发电企业对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的标准。3、评价的目的风电安全性评价是对风电21企业或系统安全工作的现状和水平进行科学、全面诊断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消除隐患、消灭违章、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安全性评价,预知现存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其严重程度,制定需要采

6、取的措施,超前管理,从源头上夯实安全生产基础。4、安全性评价的内容评价内容分为五部分,总分7000分第一部分:输变电设备,分值2300分第二部分:风力发电机组,分值2800分第三部分:通讯和监控,分值700分第四部分:土建管理,分值400分第五部分:生产管理,分值800分评价一个企业的安全基础,以反映电力生产特大、重大、恶性、频发性事故、人身伤亡事故的危险因素为主。重点考虑以下八个方面的评价因素:(1)生产设备是否符合安全条件;(2)生产工具、机具是否符合安全条件;(3)上级颁发的反事故措施是否落实;(4)生产设备、工机具管理水平;21(5)安全生产主要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和贯彻执行情况;(

7、6)人员技术素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7)劳动环境是否符合安全条件;(8)重大自然灾害抗灾、减灾措施落实情况。在选择上述评价因素时,遵循以下原则:(1)关键的、重要的不能遗漏;(2)直接反映安全基础的因素不能遗漏;(3)对事故发生影响大的因素不能遗漏;(4)一般关联因素,若无特殊需要,不予列入。5、理顺“安全性评价”与几项工作的关系:5.1与事故调查、统计分析的关系事故调查、统计分析是事故发生后的管理,注重的是结果。安全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