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

ID:18385803

大小:338.0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18-09-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窗体顶端窗体底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19(1102-1200021B-019)>课程文档>试题库>试卷1试卷1试卷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小题1分,共40分)在第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

2、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3、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4、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6、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

3、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

4、复始循环的过程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

5、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1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十九

6、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8、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19、在社

7、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2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2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