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ID:18389838

大小:99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17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1页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2页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3页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4页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高二数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高中2011年秋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数学(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卷上,不准答在第I卷上.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答题卷上.)1.在ΔABC中,“A=30º”是“sinA=”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

2、.若,则3.在中,,则C=()A.B.或C.D.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且与的等差中项为,则()A.35B.33C.31D.295.对于任意向量,给出下面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B.C.若,则为单位向量D.若,则6.下列各组向量中不平行的是()A.B.C.D.7.若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平面与夹角的余弦值是OACBMN(第8题)A.B.C.D.-8.空间四边形OABC中,,点M在OA上,且OM=2MA,N是BC的中点,则()9.在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10.三棱锥A-B

3、CD中,AB=AC=AD=2,∠BAD=,∠BAC=,∠CAD=,则()(第10题)A.-2B.2  C.D.11.以下有四种说法,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1)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是“”的充要条件;(3)“”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p:,q:a+b+c=0,则p是q的充要条件。A.0个B.1个C.2个D.3个12.若为标准正交基,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A.平行B.垂直C.相交但不垂直D.无法判断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

4、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DL/T5161.1-2002~5161.17-2002);1.10thenormsofconstructionsupervision,theelectricpowerconstructionsupervisionregulations5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5、注意事项:1.第Ⅱ卷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共两个大题;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4.对于命题p:存在x∈R,使得.则为:________.15.已知向量,,且,则=____________.16.若向量,则=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数列,前n项和(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证明该数列是等差数列;(2)当为何值时,取得最小值,

6、此时最小值是多少。18、(12分)第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10年11月在珠海举行,一架直升飞机在海拔800m的高度飞行,一次飞行表演中从空中A处测出前下方海岛两侧海岸P、Q处的俯角分别是45°和30°(如右图所示).试计算这个海岛的宽度PQ.19.(12分)、某村计划建造一个室内面积为800的矩形蔬菜温室,在温室内,沿左、右两侧与后侧内墙各保留1m宽的通道,没前侧内墙保留3m的空地,当矩形温室的边长各为多少时,蔬菜的种植面积最大,最大种植面积是多少?20(12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E、F分别是AB、P

7、C的中点.试用表示(1)(2)21.(12分)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棱长为2,E、F分别是BB1、DD1的中点,求证:(1)FC1//平面ADEF(2)平面ADE//平面B1C1F22.(12分)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1)求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面与面所成角的余弦值。(3)求点M到平面的距离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andassessmentRegulation(ProfessionalEdition)(DL/T5210.2-2009~DL/T5210

8、.8-2009);1.9thequalitycheckoutandevaluationofelectricequipmentinstallationengineeringcod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